日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先后走访广州北部水厂、西江原水所和白云区京溪村一社,实地调研《城市供水条例》和《广州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实施情况。检查组发现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全市城中村普遍存在拖欠水费的情况,只是程度差异不一,据统计全市城中村整体欠费已超过3000万元;二是白云区北部有40万居民饮水难。
先说城中村拖欠水费,以京溪村为例,拖欠水费主要是因为自来水公司的总表数与各家各户的分表数加起来不一致,一般是前者大大多于后者,自来水公司按总表收费,村民则必须补足两者的差额;村民当然只按自家的分表缴费,一来二去,欠费就产生了,而且越积越多。其实不要说城中村了,就是一些老城区的旧居民楼,这样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直到前些年自来水改造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才算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城中村实施自来水工程改造又如何呢?这就涉及到费用的问题。还是以京溪村为例,改造所需费用由自来水公司和村里按照7:3分摊,测算下来村里大概需要承担1000万元,但村里却不愿承担这笔钱——或者按京溪村的说法,“村里经济不太景气,无力负担这笔钱。”
欠费时刻在产生,问题却看不到解决的途径,怎么办?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的说法,市自来水公司要予以专题研究,从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我倒觉得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纳入城中村整体改造的框架中一揽子解决: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步伐,卖了地起了楼有了收入,不都解决了么?一方面城中村自来水改造耗时费力,另一方面如果刚改好又要全部拆掉,岂不是造成巨大的浪费?
至于白云区北部居民饮水难,则属于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广州村(居)民饮水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省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关注,去年初陆翠芬等几位省人大代表还专门就此约见了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住建厅等多个部门负责人。这次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则再次将这个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加快建设广州北部水厂,并且由自来水公司接管村(居)供水系统工作,真正实现自来水“进村入户”,实现“一户一表”制,减轻村(居)民饮用水的负担,早日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据检查组了解,广州北部水厂工程目前被卡在土规调整上,恐难于今年7月1日如期开工。土地规整应该就是指拆迁吧,这是所有工程的老大难问题。相信人大的这次执法检查会促使有关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加快协调解决包括拆迁在内的一系列难题,早日建成北部水厂,使白云区北部居民尽快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毕竟,在今时今日的广州如果还有人喝不上自来水,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2016年6月10日《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