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征收拥堵费治得了堵吗?

(2015-07-24 09:39:57)
标签:

股票


      在日前召开的广州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说广州人口比伦敦多出3倍,交通用地仅为总用地的10%~12%,比伦敦更需要用拥堵费来治堵,“通过征收拥堵费来治堵,只是早晚问题。”他甚至建议各大饱受堵车之苦的城市均应借鉴国外先进城市经验,按重点程度划分区域,对进入的车辆收取适当额度的拥堵费,以市场调节代替过于行政化的干预。

      有几点我感到不解:如果说广州交通用地仅为总用地的10%~12%,按照逻辑,应该扩大交通用地才对啊,怎么一下子就跳转到了征收拥堵费呢?此外,收拥堵费就属于“市场调节”了?就不算“行政化的干预”了?最大的不解是:收拥堵费真的治得了堵吗?揆诸广州前段时间企图通过上涨停车费治堵效果却并不明显的事,相信人们对这类收费治堵的效果是大有疑虑的。

      说实话,如果征收拥堵费真治得了堵,我也是赞成的,但我高度肯定即便收了拥堵费,拥堵也一定照旧。原因很简单,不管你怎么收费,人们该进城还得进城,收费只是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而已。为什么即便收费也阻挡不了人们进城的脚步呢?原因同样很简单:人都是跟着资源走,而优质资源往往都集中在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阻挡得了奔向这些优质资源的滚滚人流呢?除非将资源分散到各地,但在我们国家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我们国家资源与权力密不可分,城市越大,权力越集中,资源也就越集中,人跟着也越来越集中,城市不就日益拥堵了么?资源与权力分离,恰恰是那些“国外先进城市”最宝贵的经验,这点我们怎么不学呢?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恶性循环:人越多,市场就越大,就越吸引更多的商业设施人员进来,广州城区众多的商业批发市场一直没法迁出去,原因就在这里,而每一个这样的商业批发市场,几乎就是一个横亘在交通要道上的堡垒。此外,近来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外地车来广州开专车,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广州人多市场大么?……无数复杂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广州城区的拥堵,企图单单通过征收拥堵费来解决拥堵问题,怎么可能呢?

      对这类收费,我还有另外一层疑虑。最近一段时间,“众筹”成为一个很时髦的词,我觉得最懂众筹、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应该是政府:随随便便涨点价,就上亿的钱落袋。近些年来各类涨价收费之风不绝,在在都让人看到众筹的影子。尤其是这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府财政收入吃紧,各类收费更是层出不穷,无不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众筹神似。征收拥堵费也一样,记得陈扬老师以前就大声疾呼过广州根本不堵,至少还没有堵到要收拥堵费的程度,我想就是怕政府又多一个“众筹”的口实吧。现在倒好,专家大喇喇一句“收费是早晚的事”,真不知广州市民又是一阵怎样的惊弓之鸟担惊受怕——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前提到征收拥堵费可都是小心翼翼的!

 

                                                         2015年7月24日《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