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车与其一味打击,不如寻找和解之道
(2015-05-18 12:02:34)
我想口头警告恐怕不是交委的初衷,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如果真能打击,有关部门是绝不会手软的,真实的原因更可能是实在打击不了。试想一下,连张目显眼的违章建筑都打不胜打,更何况来无影去无踪、“泯然众人”的互联网专车?事实上这也是所有国家或地区面对互联网专车时共同的困境:无法打击、无法取缔,套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形势。我认为与其左支右绌、进退失据,还不如全面审视、周密策划,找寻彼此相融和解之道。毫无疑问专车是依托互联网出现的,互联网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互联:所有人——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可以联系得上、联系起来。当然人与人之间不会无缘无故地联系,必定是因为某种需求、而另外的人又能满足他的需求,于是通过互联网一拍即合。正如有人说的,互联网必将也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它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社会形态进行重新洗牌、重新定义、重新设计,与之相关旧有的一切规则、模式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最终的结局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攻守之势中你什么时候见过守的那一方胜利的?否则历史就不成其为历史了。
当今之计,我认为最佳选择还是反思我们现有的体制,特别是饱受诟病的出租车垄断经营。根据南都的调查,专车司机来源中,从出租车司机跳槽而来的占了17%,六成专车司机此前没有从事过与运输有关的工作——这才是较之出租车司机跳槽更可怕、更根本、更大的挑战,这样一种人人皆可为的局面,理论上可以将整个出租车行业消解到无形!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怎么能不更加理性地认识、对待呢?简单粗暴的打击,恐怕真的不敷应对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