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登革热成为广州城中大事,根据广东省卫计委通报显示,仅仅10月7日一天,广州市再度新增登革热确诊病例1218例。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期间,广州累计新增8111例确诊病例,总病例数已突破2万大关,其中包含5例死亡病例和超过百例的重症病例。
登革热对广州市民来说再熟悉不过。多年前我到广州读书,刚入学就听说了登革热,大意是说又到了登革热流行的季节,大家要注意防范云云。因为是第一次听说,心里还引起了一点恐慌,后来听得多了,就根本不当回事了——没错,的确是听得多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听闻一点登革热的事,真的没太当回事。
但这次的情况似乎很有点不同,一是发病的人越来越多,居然发展到每天过千、总数超过2万,而且现在还在“高位持续”,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二是10年来首次出现死亡病例。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开了好多会,市长也说了好多追责、问责之类的“狠话”,还亲自拿起扫把扫公园、学校,很多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国庆长假一天不休奋战在第一线。
可以说,这次登革热的大爆发有点突如其来、猝不及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似乎有点众说纷纭,其中之一是东南亚、南美洲等地今年报告了大量登革热病例;我国和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的人员和物流来往越来越频繁,相关地区的输入性病例压力加大——这个相关地区大约指的就是广州了,据广州市疾控中心一位负责人说,今年广州市输入病例达220多例,“创历史新高。”今年6月广州即有7例输入性病例,而那时尚无本地疫情报告,看来输入性病例在这次的登革热大爆发中占了相当的比重,按照专家的说法,“历年广州出现输入性病例后,接着会出现本地病例。”“广州随时有可能会出现本地疫情。”现在证明专家之言果然不虚。
不管怎么说,这次广州登革热大爆发已经是客观事实,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应对、全力防控。除此之外,这次登革热大爆发也给我们带来一些警示,一是我们的防控水平必须要提升一个档次、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人员往来日益频密、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越来越密集复杂,一些可知的不可知的流行病随时可能突然爆发,像广州这样的“前沿阵地”随时可能首当其冲地中招,因此,必须要将防控水平提升一个档次,以应对不时之需。
再就是我们必须要创建一个优良的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登革热主要靠蚊子传播——准确地说是白纹伊蚊,它最容易在脏乱差尤其是污水积水的环境中滋生长养。这段时间媒体报道了城中很多的“卫生死角”,说实话真的触目惊心,的确像市民说的“连农村都不如”。之所以如此,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依然没有建立社会意识、公共意识,我们的眼中还是只有自己和家庭,而没有社会——那只不过是一个可以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跟自己毫不相干的“外面”,其结果就导致了现如今这样的环境。培养公众的社会意识公共意识,可以说是一个长期严峻复杂的课题,在这方面政府也责无旁贷,否则面对一盘散沙的乱局,政府自身也势必寸步难行。
2014年10月10日《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