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6日广东省政协会议第五组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吴茂珠谈及“敏感”的统计数据造假问题,两度被同组委员打断:“不要讲了,这个不要讲了”、“这个不要记录了!”
看到这个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政协在参政议政之前内部恐怕要先统一一下哪些可以说哪些不能说,否则连这个都还有分歧,参政议政什么的就都是浮云了。
从道理上来说,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遵守法纪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统计数据的造假问题毫无疑问属于这个范畴,政协委员对之进行监督是天经地义的。
但这也只是从道理上说说而已,在实践当中却存在相当多的言论敏感禁区,即便政协委员这种具有相当的合法话语权的身份,也还会经常遇到“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说”的问题,即便没有人“好心”提醒,只怕也会落得个“不识时务”、“看不破”、“天真幼稚”等等之类的“腹诽”甚至讥讽。
这不禁让人想起西汉初年辕固生与黄生的那场著名的有关受命放杀(政治合法性)的争论,最后景帝盖棺定论,说“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从此以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没想到2000多年过去了这种“莫敢明”——不敢说这不敢说那的政治文化还在持续着。
好在时代毕竟还是在发生变化,吴茂珠委员虽然几次被打断,但还是坚持把有关统计数据造假的话说完了,而且也获得了另外一些委员的力撑,说“政协就是说话的地方!”——政协当然就是说话的地方,否则纳税人花这么多钱请你来干什么?你可以用事理来批驳我,比如说你可以举例来说明统计数据并没有造假,但绝不能不允许我开口说话!这应该成为一个基本的常识和规则。
我们经常说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人的主体性日益鲜明,应该说吴茂珠委员是顺应了中国社会的转型逻辑和方向的。我相信类似吴委员这样不放弃人格尊严、勇于讲真话实话的人会越来越多。
2014年1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