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剧何时不重演?

(2013-06-07 10:37:31)


      一场豪雨,广州又发生悲剧,这次出事的是科韵路涵洞:一位推自行车的中年妇女连人带车被激流冲走,找了半天,车找到了,人却不见踪影。

      搜救过程南都的报道很详细。实话说,晚上9点出事,920警方、消防人员及120医护人员就到达现场,955天河区三防办就紧急抽调天河区市政维修队5名内涝抢险队员至现场,穿戴照明与涉水装备循明渠往下游搜寻落水者。到此为止整个过程不能说不迅疾,但后面的事态就难说满意了:苦寻不着,必须挖开排水暗渠;但开挖必须要有详细图纸,详细图纸则在管理单位广州北环高速有限公司处,北环高速公司则表示并不清楚事发地点是否属于其管辖范围,这边厢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方面又表示“由于地头是北环公司的,在取得他们同意之前,不敢贸然开挖”。一直到5日上午,北环高速公司同天河区三防办人员进行开会协商,到下午320,市政维修队人员才在警方协助下开始了挖掘工作。此时距出事已过去了42小时。

      好一副扯皮拉筋、推诿塞责图,让人不由想起“竟无一人是男儿”这句当下的流行语。整个过程我们没有感受到急切、关切,看到的是姗姗来迟,听到的是“产权毕竟属于人家,没有得到对方同意,我们也不敢有什么动作”的冷漠机械,更有北环高速“责任划分要等官方认定”的官式生硬、搜救人员“我明天还要上班的常见冰冷。难怪有家属说 “广州太冷漠了。我家小孩以后就是饿死、饿翻,这辈子也绝不到广州来打工”。

      相信这是气话,广州也并不都像他见到的这么冷漠。但对他而言,眼前所见就是全部的真实,毫无置疑之处,而我们这些长居于此的人则有责任去审视整个事前事后。据周围居民介绍,涵洞每天来往2000人次,不走涵洞就必须要冒险穿过车水马龙的科韵路,“严格来说,我们没有回家的路。”——好一句“没有回家的路”,广州这么庞大的规划、建设、市政部门,你们听到了吗,在汇景新城这样并不算偏远的地方,市民居然没有回家的路!

      又有负责人说了,“城市里有很多东西不那么完美,虽然不是故意要做成不好的样子,毕竟管理再完善也不能保证没一点遗漏,市民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 巨细难悉究或许也是实情,但事故发生以后你们的身影在哪里、你们的急切关切在哪里、你们的反思问责又在哪里呢?这些我们都看不到,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悲剧一再重演。他还说,“公共排水设施管理方,本身要加强管理,起码不能有明显隐患,该管的要管到位,这点没什么好讲的。”对啊,既然知道这么说,为什么还要将过错归咎于市民的安全意识呢?世上哪有人愿意冒险自蹈死地?!

 

 

                            2013年6月7日《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