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欧洲最有名的狂欢节是在科隆,然而最疯狂的却是在Mainz。在老城区的街头,有座狂欢节的雕塑,一大堆神态各异的人堆叠在一起。最顶上的飘飘欲仙,梦想着睡在仙女的怀抱里,最底下的在酒馆里花光了每一个钢镚儿,在河边郁闷的洗钱袋。7年前,我第一次到Mainz,正赶上濒临降级的FSVMainz
05德甲大捷,全城人涌上街头,千万人同声合唱:
“我们是Mainz的忠实球迷,至死不渝
拜仁慕尼黑是我们的天敌,人神共愤……”
Mainz人乐观、豁达的天性,来源于这座小城的历史。Mainz位于莱茵河、美因河两大黄金水道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中欧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不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16世纪,Mainz的发明家古登堡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活字印刷机,使得知识和思想不再是教会和贵族的专利,直接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总是说,印刷术是引导欧洲走出中世纪黑暗的火把,而这火种,就是在Mainz点燃。在市中心的博物馆,游客仍然可以亲手操作古登堡当年设计的印刷机,印刷一页《圣经》作为留念。
(二)
这次来Mainz跑马拉松,其实主要是为了一间冰激凌店。
我一直觉得,一间冰激凌店的质量,与它到意大利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当然啦,意式冰激凌的传统,其实是600年前瑞士农民工创造的——这话说起来就太长了,故此处略去十万比特。譬如意大利的邻居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街头总是可以找到一流的冰激凌店,然而越过阿尔卑斯山以后,冰激凌的口感就大打折扣。至于几年前我在赫尔辛基海边看到意大利国旗掩映下形迹可疑的白塑料冰桶前排出的几十米长的队伍,我从心里对芬兰人民充满了深深的同情。
7年前,有一次到Mainz,隆冬季节,这家冰激凌店门前的顾客排了上百米的长龙。震撼之余,我跟着排了半小时队,买了两个球球。第一口吃下去,我就被深深的感动了!
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冰激凌!!
这很可能是全欧洲最好吃的冰激凌!!!
那一天,我去吃了五次,从此以后,思念不已。今年Mainz马拉松时间正好合适,我就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周六一大早,我一出Mainz火车站,就拖着行李直奔那家冰激凌店。等到了那里,却发现那片地方被改造成了时装店,那个冰激凌店早已不知所终。
门口有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我上前问他们,知不知道Mainz最好的冰激凌店搬到哪里去了。他们茫然的望着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7年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太长了。
那些美好的东西,怎么都那么短暂呢?
(三)
今年计划的比赛,基本上都是ultra,中间少数几个马拉松,都是当做耐力练习来跑。上周跑完汉堡以后,这个星期日常训练照常,周一到周五每天15-20公里,周二和周四是两次3小时山地。对于周日的Mainz马拉松,我觉得3小时30-40分完成就好。
上午9:30在莱茵河畔市政厅前起跑,小雨连绵。沿河向北3公里后,就进入Schott的厂区(玩照相机的同学都知道这个名字吧,呵呵),Schott的员工负责补给和啦啦队,鼓乐喧天。随后,在Mainz城里,穿大街,走小巷,14公里左右回到Mainz老城区。老城区中央坐落着Mainz大教堂,与Worms大教堂和Speyer大教堂并称莱茵河流域三座明珠。三座教堂都是红色砂岩为主体的建筑,然而与后两者不同,Mainz大教堂内部采用对称的希腊十字结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有一种天然凝重感。
Mainz全城只有25万人口,然而一路上观众人山人海,乐队和啦啦队一个接一个,有不少人在自家门口为参赛者供应饮料和点心,我怀疑全城人都上了街。我不紧不慢晃悠到终点,3小时33分,跟计划的差不多。终点由慕尼黑Erdinger啤酒厂负责饮料供应,我一口气灌下两瓶冰啤酒。欧洲最好的冰激凌没了,不过有Erdinger也不错,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