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合通灵 颠倒乱阴阳

标签:
情感时评 |
金锁合通灵 颠倒乱阴阳
说到金玉良缘,大家不免想到贾宝玉和薛宝钗,其实,金和玉这两种东西在富贵人家是平常之物,怎么会和婚姻联系在一起呢?要是硬往一起联系,而且还要按过去讲究门当户对的话,玉也只能用金来配相对比较合适了。
中国邮政于2014年6月21日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最后一枚是“金锁合通灵”。金锁合通灵在红楼梦里,展现的应该是“金玉良缘”的故事,出自《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说是薛宝钗示金锁挑战“木石前盟”的故事。这一招真可谓先发制人,本来十分健康的薛宝钗忽然说自己病了,真是奇事啊!惊得贾宝玉慌忙过去瞧她,于是金锁的事就透露出来了。这是不是暗示,薛宝钗与贾宝玉原来是有婚姻之约呢?要不怎么在之前林黛玉和他相处的时候作者怎么没有写呢?这是不是作者的用意呢?要不为什么偏偏要让薛宝钗和贾宝玉相识呢?
却说宝玉为了看望有病的薛宝钗,宁可绕远路,来到薛宝钗住的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宝玉因问:“哥哥不在家?”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忙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这才是此次来的真正目的。薛姨妈道:“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他。他在里间不是,你去瞧他,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你看人家薛姨妈多有趣,自己先躲了。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宝玉一面端详着,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娘安,别的姐妹们都好。一面看宝玉的穿戴,再就是看宝玉落草时就衔下来而戴在脖子上的宝玉。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其背人处他们的亲密可见一斑,又证明宝钗早就想细细地瞧一瞧薛蟠所谓的那“劳什骨子”,与自己终身相关的“宝玉”是什么样儿了。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此时作者还告诉读者:“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面又紧跟了一首描写“宝玉”的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也就是说女娲炼石已是荒唐的事情,此处却又引出更为荒唐的故事。顽石离开虚幻的境界,失去自己的本来面目,变幻为浊臭的皮囊饭袋,来到这熙熙攘攘的尘世人间。人世间兴衰交替,变幻无常,一旦运衰家败,黄金会失去色彩,美玉也没有了光泽。就这样,石头在“白骨如山”的历史堆积中被淹没了,谁能识得哪一根白骨生前的名姓呢?恰如历史长河滚滚东流,淹去了名姓,淹去了荣辱。留在世上的,唯有永恒常青的男女真情。这首诗,名义上仿佛是描写贾宝玉脖子上戴的那块玉,实际上是不是写人生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能够不被历史长河淹没的,只有永恒的男女真情呢?人世间一切都会消逝,“金”会无彩,“玉”会无光,唯有永恒的爱情不会改变,那么永恒的爱情在哪里呢?
在《红楼梦》里,“金玉良缘”是不是强调的是夫妻间的长相厮守与白头谐老;“木石姻缘”看重的是夫妻间心灵的契合与永恒的真情;“金玉良缘”反映的是传统的幸福理念,“木石姻缘”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独特的新理念呢?也就是说,“木石姻缘”是前世的姻缘,“金玉良缘”则是现世的姻缘;“木石姻缘”是天然生成的心灵组合,“金玉良缘”是文化传统的人为组合。这首写顽石的诗,其真正内涵是不是与“金玉良缘”唱反调,反而间接地颂扬“木石姻缘”,颂扬男女之间的真情呢?
那薛宝钗看见“通灵宝玉”正面注云: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玉反面注云: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这里念了两遍是什么意思呢?她是不是在深思呢?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看来她是怕莺儿看出自己的心事吧?
可莺儿却偏偏不走,还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这八个字”的含义,是否与我们传统文化的“八字”有关呢?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伏笔呢?要是抛开这“八字”含义的话,那到底是不是一对儿,只能说贾宝玉“宝玉”的正面和薛宝钗金锁的正反面上的字是一对,而不能说玉和金锁是一对了。或许宝玉根本就没有想到金玉良缘的事,可薛宝钗就说不定了。
金锁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意思应该是夫妻之间不分离,不抛弃,才能做到青春永驻,幸福永远。而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也是讲夫妻间不要分离,不要相忘,这样才能白头谐老,幸福永远。“宝玉”和“金锁”上的话是不是夫妻和合的象征,体现出一种深情的祝福呢?一“金”一“玉”,长相厮守,一个是青春永驻,一个是白头谐老,这不就是传统的幸福观吗?这不就是“金玉良缘”的内涵吗?“金”与“玉”的结合体现的正是传统的幸福理念,这也就是所谓“金玉良缘”的根据。可话又说回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虽然是好话,但用在“二宝”身上,是不是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呢?将来一个要出家当和尚,一个要守活寡,长寿又有什么用?说是“仙寿恒昌”,宝玉并没有成佛作主。说是“芳龄”永继,宝钗同样要衰老贫病吧。
只听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是啊,来了半天了,到现在贾宝玉那“滚滚的茶”也没有倒来呢。莺儿的话还真没说完,那是因为薛宝钗不让他说完。其实从对话一开始,薛宝钗就不让莺儿说话。当薛宝钗把宝玉上的字念了两遍的时候,就回头让莺儿去倒茶,结果莺儿没去,而是说出薛宝钗金锁上的字跟贾宝玉上的字是一对,宝玉和金锁上的字是一对,薛宝钗会看不出来吗?然后宝玉看了金锁发现真的是一对。而且薛姨妈后来又告诉王夫人:“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是不是变相向贾府求婚呢?所以,荣府上下有了“金玉良缘”一说。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薛宝钗因为有热毒,说明她已经过于旺盛,所以就要用冷香丸冷。其实最有效的“冷”的方法,应该不是“冷香丸”,而是贾宝玉吧,玉可以凉性的。就像他的宝玉反面所说,“二疗冤疾”。可结果又是如何呢?他不但没有疗林黛玉的“冤疾”,还导致林黛玉泪尽而亡。所以他疗的是不是薛宝钗的“冤疾热毒”呢?这是不是就是太虚幻境里所说的,一干风流冤家的风流案要让贾宝玉来解呢?
可话说回来,“金玉良缘”,本来应该是男子为金,女子为玉,也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金童玉女”。又有谁听说过“金女玉童”的,按照我国的古代文化传统,一个好的缘分,应该是男子有男子的属性就是阳,女子有女子的属性就是阴。阴阳各得其位,才能完美。如果女子为阳,男子为阴,那就会颠倒错乱。可《红楼梦》里却偏偏让薛宝钗热的过旺,还导致热毒,本来应该是温柔的阴却阳亢,那不生出许多鬼点子啊。而贾宝玉本来为阳却阴的比女人还女人,在加上“玉”凉的浸透不更凉吗?这样的结合真的就符合“金玉良缘”吗?
贾宝玉的天赐缘分应该是林黛玉,因为凉是水的代名词,水可是生木的。要不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呢?几次征象都显示林黛玉就是他的“金玉良缘”。不光是他们之间心中相互牵挂,几次征兆显示得不也是清清楚楚吗?《红楼梦》中显示贾府已历百年,气运已衰,而贾宝玉却是唯一可以重新恢复气运的人,但却偏偏爱在女孩子堆里混。相传孔子之母就是因为吞食仙草而诞孔子,也就是说贾林二人结合,定能兴大家,应该是远远超过其祖上,本人定能飞黄腾达,大富大贵,后人也是非常人可及的。
也就是说二人本来就带有天福,最明显的就是在林黛玉生日那天,贾政升了官。林黛玉回苏州之时却死了秦可卿。黛玉死后,贾政就被贬了职,贾府被查抄。贾母、王熙凤接连死去。这是不是就是强硬破坏天缘,必遭的天谴呢?在宝玉结婚之前,黛玉的那一盆兰花出现花开并蒂,本身就意味着婚姻来临。另外宝玉带玉而生,是不是也意味着为林黛玉而生呢?还有一点,贾宝玉在女孩子堆里长大,很多人都说贾宝玉没有男人的阳刚之气,但却能在林黛玉面前表现得像一个十分完美的男人。
这里的金玉良缘,我们是不是理解错了,把婚姻对象搞错了呢?是不是让薛家和僧道的联手谎言给蒙骗了呢?所谓贾宝玉和薛宝钗是金玉良缘,实际上是佛道和薛家开始骗局的理由,而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场骗婚剧呢?是啊,宝玉的玉佩是先天的,随他出生就有的,而宝钗的金锁是后天的,也就是后来铸造的。是不是薛母为了将女儿嫁给宝玉听说他有玉而故意造出来的,并散布的金玉姻缘天作之合之说呢?这个所谓的金玉姻缘跟宝玉的前世及天界身份,真的就能联系在一起吗?与宝玉有前缘的应该是林黛玉,而薛宝钗应该是没有的。黛玉和宝玉还有心灵上的共鸣,是知己,是知音,这是薛宝钗永远都无法比拟的,宝玉一生都只念着“木石情缘”。
可是在“红楼梦引子”中: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又该怎么解释呢?这“怀金悼玉,大有深意”吧。玉,是死了;金,是金玉良缘吗?死了自然悲伤可惜,而金玉良缘也要叹惋哀悼。薛宝钗的“终身误”是不是也是误终身呢?所以,当林黛玉魂归离恨天以后,贾宝玉只能“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自己的所谓男人,心中念念不忘别的女人,作为妻子的可怜程度,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还有就是我这样一位外行人,怎么能真正理解其真谛呢?就是在欣赏邮票的时候我还想呢,虽然对于红楼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有些也是自己从医学角度分析的混账话,要是有人拍板砖的话可要轻一点,因为医不治己在我身上会起作用的。
2014年11月4日午,星期二,农历闰九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