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时期北京门头沟区的大峪小学

(2019-03-27 09:42:22)
标签:

日本时期北京门头沟区

杂谈

分类: 准风月谈

    日本时期北京门头沟区的大峪小学

     这是写我家乡小学的一篇文章,作者是颐和吴老。(颐和吴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hewulao1 ) 我看了以后,觉得有些失实,但博主关闭了评论和留言,只能纸条联系。以下是纸条的内容:

  仲然说:我是大峪人,您的《日伪时期北京门头沟区的大峪小学》文中有误。1.峪小旧址为村中街东头之龙王庙,不是关帝庙。关帝庙在后街。2.不是少先队,是童子军。3.更名不是因黑山小学更名二小,峪小才更名一小。4.去操场走的是中街。从行进方向上看是在中街自东向西,是建国胡同,而无操场。5.大峪村30年代出生的女子普遍是文盲,不可能有那么多女生。6.大峪村小自建校始,主要经费来源是桥房子所收之过桥费。学校习武早已有之。 我的一位乡党发来微信说,我也是大峪小学毕业的。不管是谁,研究考证佐证历史都应该认真严谨,不能随意。因为,历史就是历史,不是任人揉捏的面团。

颐和吴老说: 您好,谢谢指正。谁说的少先队,说的是少年队,而且这是旗帜上印着的,一些资料也是从大峪一小官网上看来的。您后面的指责有些过分吧!

仲然说: 过分么?那些资料并不准确

后来,该博主从好友中删去了我,再不能联系了。为了还原历史,我把颐和吴老原文和我与他的纸条对话全都发表在这里,免得给后代留下混乱。当然所谓少先队和少年队,是笔误。
    
    日本时期北京门头沟区的大峪小学
                   颐和吴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始建于 1914年,最早校址在门头沟大峪村村北关帝庙,原名宛平县六区第九国民小学, 1963年因原京西矿区黑山小学更名为大峪第二小学,为此学校更名为大峪第一小学,如今已有100多年的建校历史。 
     清末民初的中国废除了科举等旧教育制度,建立了新型学校——'学堂',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峪第一小学于1914年创建,校址就在京西宛平县大峪村村北的关帝庙,原名宛平县六区第九国民小学。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北京沦陷后大峪小学也直接归日本人管理,当时学校名称“大峪村乡立小学”,学校也建立“少年队”制度,学生也是半军事化管理,并有“少年队”自己的鼓号队,学生还要学习武术、耍大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