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碎年份民族文化正月十五花会 |
分类: 故乡札记 |
正月十五闹元宵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老百姓也有人把这一天叫小年儿的。是中国年的又一个高潮。
元宵节的来历说法不一,有汉文帝纪念平吕说,汉武帝祭日说,道教的三元说,佛教的燃灯说等等。其溯源,有待专家考证。不过,我以为,正月十五,是一年第一个月圆日。晴空万里,繁星拱卫着一轮皓月,大地上如一泻水银到无际,似大写意,鬼斧神工!是为元宵
一般年份,正月十五,六九已过。农耕社会时,过了正月十五,人们就要备耕了,所谓又要农忙了,人们抓紧这农闲的最后时光,欢乐一番。就有了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用江米面装上馅作成食品,就叫元宵。所谓闹元宵包括闹社火,赏花灯,放焰火,玩射虎,吃元宵。是新年的一个高潮,好不热闹。
我的故乡--门头沟大峪,是九龙山脚下,永定河西畔较大的村落。儿时,就有几百户人家,三千多口人。那时的过年氛围祥和、热烈。因村子富庶,村中有好几档花会。高跷、少林、灯会、太平鼓、小车会等等。后来还添了大秃和尚逗柳翠。每至上元,三条大街搭起了不少灯棚,灯火璀灿,缤彩纷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高跷会,少林会,小车会,太平鼓,绕着三条大街连走三天。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把节日的山村装扮的分外艳丽。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赶到大峪来看会。大峪村万人空巷,沸腾了。门城地区有句俗语儿“有姑娘,给大峪,又买盐又听戏”
人们在这一天,还要猜灯谜。文人们叫射虎。人们把谜面写在灯笼面上,供人们猜射。是一种益智游戏。不要以为,这只是文字游戏,乡下的老太太也会打灯谜。我至今仍还记得,在儿时奶奶给我出的灯谜“一棵小树,不高儿,上边趴着小猫儿”
十五这天,家家吃元宵。昔日,大峪人吃的元宵,有村中最大的商号<<大德裕>>摇的,也有自家做的。自家做,有用江米面的,也有用黄米面的。买来白糖、桂花、青丝、红丝,撒点芝麻蒸后做馅。与宁波的汤圆不同。宁波汤圆是和面包的。前些年,我曾到宁波附近的宁海乡下公干。当地的汤圆有两种。有馅的,叫糖圆。没馅的叫汤圆,吃时,碗里放糖勺上汤,连吃带喝。用糖圆招待客人,自家人吃汤圆。好象也不一定在正月十五吃。北京天津,240里。可天津人管元宵就不叫元宵,叫汤圆。但不一定是包的,摇的也叫汤圆。据说,是避北洋首领袁世铠的名讳。因为,袁是从天津小站起家的。说袁消不吉利。
元宵夜,吃元宵,一家乐融融。元宵,是送礼佳品。人们在这几天,会提着或买的或自制的元宵,去看过年时没有拜望亲友。
年,接近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