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德刚上春晚,央视技穷

(2013-01-28 18:08:28)
标签:

央视

郭德刚

三俗

春晚

难忘今宵

分类: 准风月谈

郭德刚上春晚,央视技穷

央视的春晚,己经举办了二十九年,今年是第三十个年头了。但值得称道的不多。这场号称是除夕大餐的晚会,依我看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春晚连着两头,一头审查官,一头老百姓。审查官当然要弘扬主旋律,百姓需要有好看好玩的节目。把这两样能很好的统一起来,很难。老百姓不满意的,不在少数。我怀念的是头二年黄一鹤导演的晚会。那时的晚会,请来的大多是名家。袁世海,谭元寿,牛得草,于是之,游本昌,王景愚,刘晓庆,李谷一,马季...... 等等,都是名家。牛得草的<<迎春曲>>,游本昌的<<洗澡>>,王景愚的<<吃鸡>>,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都堪称经典。李谷一的一首<<难忘今宵>>传唱至今,未有出其右者,每年的春晚还用这支歌作结束曲。这些名家大蔓当年的出场费不高,也不靠春晚扬名立万。当年李谷一在一个晚上唱了七首歌,这个纪录,至今没人打破。

后来春晚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从台港澳请来几个歌星,加上内地的歌者舞者,再加上赵本山的忽悠,几段相声就凑成了一台春晚。从那以后,无歌不舞,发展到几个人唱一首歌。乏匮的舞蹈语言是否诠释了歌曲内涵?我看未必。春晚的相声,所见到的现场效果,掌声多于笑声,其掌声似是有人调度。没有了笑声,还叫相声?小品的演出,也是每况愈下,从赵本山卖拐开始,脱离生活越来越远。一个正常人怎么几句话就给忽悠瘸喽?显然是编剧拍脑袋闭门造车的结果。老先生说,包袱抖出来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才能响,才能脆!好不容易辞了赵本山,今年又叫来了郭德刚,笔者愚见,春晚停办,也罢。不如省下这笔款子干点正经事儿。

 郭德刚是相声艺人。但艺人和艺术家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郭德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声名家苏文茂先生说,说相声要有口德,要讲艺德,做人有德。而郭德刚恰恰少德 :郭的不少段子拿捧哏父母作笑料,可谓无口德。而苏先生绝少有此类作品。对其蒙师出口不训,并且不认其蒙师;德云社的徐德林、曹云金、何云伟、李菁、刘云天等人裂穴,恐与郭的艺德有关。郭口无遮拦,说记者是妓女,遭北京电视台封杀;他的徒弟动手打人,他借助舞台,夸其徒是什么“民族英雄”; 而且,德云社打人不止一起...... 央视曾斥郭的相声三俗,郭与央视交恶。郭曾调侃排演六十多人的群口相声“我要下春晚”。 我当时就感到一股葡萄酸了的味道,今年进春晚了,又矢口否认,做人做到这份上,令人汗颜。

如此无德艺人进入春晚,让郭德刚取代赵本山,依我看,是走了狼七来了狼八,未必就比去年强,不信?您走着瞧!

央视技穷了。既然如此,春晚干脆停办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九里说酒
后一篇:答道途小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