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里说酒

(2013-01-18 17:11:27)
标签:

二锅头

无酒不成席

流杯亭

理性

餐桌

分类: 准风月谈

九里说酒

快过年了,家家团圆,聚餐必不可少。聚餐,自然少不了酒。因为“无酒不成席” 。又因过年正在九里,我就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九里说酒>>。虽然,我不赞成中国人过节是吃的文化这一说法。

中国什么时候有的酒?我说不清楚。但记得学历史的时候说夏启生活奢侈,肉林酒池。中国酒的历史,似可追朔到夏朝,约五千年了。

酒有黄酒,白酒,果酒和啤酒之分。黄酒白酒是我们本土的,果酒,啤酒似是舶来品。黄酒以绍兴花雕出名,还有状元红、女儿红的说道。即墨老酒也不错。景阳岗就离即墨不远,我琢磨打虎英雄武二郎一连喝的十八碗,就是老酒,因喝白酒用杯而不用碗。再说连喝十八碗六十七度的景芝,那二郎也未必驾的住。黄酒中还有福建红曲,但我没喝过。白酒的出现,最初应在唐朝。有诗为证“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盏斟来琥珀光” 。诗仙的佳句不是凭空而来。现在兰陵酒厂仍在,在沂蒙的苍山。我曾在上世纪到苍山公干,品过兰陵,确是佳酿。据说,兰陵酒与杏花村乃是一脉。兄弟三人,老大在杏花村酿出汾酒,老二在苍山酿出兰陵,只有老三在镇江酿酒不成反为醋。因此镇江没有美酒有好醋。镇江的醋也有名,泡腊八蒜很好。汾酒是清香型白酒中的狡狡者。北京人喝得最多的是二锅头。二锅头也属清香型,是酿制过程中第二锅的酒头,故称二锅头。前些年,北京卖一毛七一两的即是。一锅的一毛三,二锅尾儿八分。现在恐怕一锅流了。酱香型的茅台,浓香型的五粮液,早已成了高端消费了,与百姓的餐桌久违了。

   喝酒,不是坏事。它可以舒筋活血,甚至活跃思维。诗圣言“李白斗酒诗百篇” 。自古迁客骚人,不善饮者,少!北京在中南海,恭王府花园,潭拓寺里都有流杯亭,(据网友说故宫里也有流杯亭,可惜我没见过。)君臣围亭而座,盛满美酒的银杯漂浮在泉水之上,吟咏唱和,透着那么儒雅。到了民间,猜拳行令,要不老虎杠子鸡虫,也助酒兴。但我最不适应所谓“感情深,一口闷” 之类,我习惯尽兴。我最怕打“酒官司” ,尤其怕遇见“揣药片儿的,梳小辫儿的,红脸蛋儿的” 。年轻时,在酒桌上往往不是他们的对手,喝完酒也不舒服。

   “好酒不醉最为高” 。喝酒喝到微薰,尽兴最好!如果真要一醉方休,于身体,于家庭都不好。如果酒后驾车,对社会的危害就更大了。快过年了,我们还是理性喝酒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