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吕毛德
吕毛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95
  • 关注人气: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巢湖谣

(2015-01-12 12:44:07)
标签:

转载

分类: 方言童谣
原文地址:巢湖谣作者:银山智人

——搜索记录:也有历史印迹

奸含山,猾和县,

又奸又猾是巢县,

三县猾一县,

猾不过无为县;

野毛山秋庐江县,

吵嘴打架肥东县。

http://s14/middle/472ccc3fg805520d55e2d&690&690
意指含山人精明

意指和县人活络

野毛山秋意指庐江人讲话凶巴巴地,说话硬,不拐弯

吵嘴打架意指肥东人耿直,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干架

这首歌谣,有些贬义,不似某一个县人写的,某个县民工如果编派旁人,总得给自家涂些粉吧,但是歌谣里看不出来,我怀疑这是当时负责的、类似于“小队长”们顺口编的。这里,本人尽量作正面解释。

 

巢湖,属于平原、丘陵交错地区,虽然是鱼米之乡,频繁的水、旱灾害却让百姓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巢湖地区从下辖各县调拨农民工,义务挑土方。于是,来自含山、和县、巢县、无为、庐江以及肥东六个县的农民走到了一起。在长期的合作中,一些脑瓜比较活络的人,用夸张的对比,总结出了各县人的特点,编成了打油诗。因为意思表达到位,并且朗朗上口,这首无名的诗歌一下子成为万人传唱的经典。巢湖,号称民歌之乡,从这里似乎也能感觉出一点端倪来,呵呵。 

 

后来,巢湖区划发生变化,肥东被划到了合肥,人们逐渐地忘记了“吵嘴打架肥东县”;而庐江某个乡镇曾经一个时期贩假活动猖獗,“野毛山秋庐江县”(主要与白山湖匪有关,他文另谈)一句,演变成了“坑蒙拐骗庐江县”,后期亦有“老实巴交庐江县”之语,但是影响不大。时光流逝,“野毛山秋庐江县”、“吵嘴打架肥东县”等语逐渐为人淡忘。现在,过去了几十年,在巢湖地面上随便一问,人们能够说出的,主要是前面一段——

奸含山,猾和县,

又奸又猾是巢县,

三县猾一县,

猾不过无为县。

银山智人  2008年10月21日编入无为《文化巢湖》校本教材    责任编辑钱之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