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粽叶飘香时节沟起的端午漫语

(2013-06-09 14:55:00)
标签:

手心至爱

育儿

情感

家有儿女

端午节

分类: 女人心情

粽叶飘香时节沟起的端午漫语手心至爱

 

“枣粽子,竹筒粽子......”
街上传来吆喝声。
猛然想起,端午节快到了。
想想也是,打冬天到春天,这吆喝声一直就没有断过,何以今天听了,就有所触动呢?
我觉得,还是那种饱含着亲情的节日,在心底牵挂着,记念着。

 

由此想起本地一个笑话。
有人问某:二十四节气,你能说上几个?某张口便来:两个:五月单五,还有八月十五。闻者无不大笑。某脑袋有些笨,人们经常与之开玩笑解闷。我笑过之后,忽然悟到:不管二十四节气如何,即使脑袋有些问题的人,也能将五月单五和八月十五牢牢记住,这就是节日的诱惑,这就是亲情的魔力。五月单五,是本地俗语,可能是将“端”读转了,成了“单”。单也对。五是单数,意思也没错。

曾经为孩子买过街上的粽子,枣粽不敢恭维,小枣瘪的,且不用水泡,甜味不够;竹筒粽呢,本来竹筒就不是新鲜竹子做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呢?超市的粽子,五花八门,各种味道的都能买到,个小,捆得紧,虽然平时可以品尝,但已失去“家”中浓浓的亲情味道了。

 

吃粽子,还是自己亲手包的好吃。这个好吃,缘于原材料的质量,更源于时间的沉淀。时间,就是一只无形之手,死死抓住人心里那种牵挂,让你欲罢不能。一年一次的粽子,让人从记忆的缝隙里寻觅,让爱的情感洇浸,一丝一缕,点点滴滴,那才是传统文化的蕴涵。记得儿时,心里盼望的五月单五,就是母亲的忙碌。母亲为了五月单五的粽子,推碾子碾黄澄澄的黄米粒儿,比小米略大,油光发亮。又捡枣,一个枣一个枣检查过,把有蛆虫眼的都扔掉,然后就是泡米、泡枣,煮苇叶。

 

准备过程就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而这过程是承载着亲情的不可缺少的细微与凝重。其实,这过程可能更早。院子里两棵枣树,从开花结果到成熟,母亲就没有不费心过。打下枣子,晾晒,保存,防止虫吃鼠咬,更防备我们的偷吃。等煮好的粽子端上桌,人们不会理会母亲。我想,无论谁家的母亲,都会微笑着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抢着吃粽子。那一定是母亲最幸福的事情。

 

这就是生命过程中,那最动人的一个画面。假如,这生命的链条戛然而止,整个端午还有以后的端午,就会失去那种浓郁的爱,这生命中的缺憾,是任何金钱也买不来了。枣的甜蜜,是浸透后才会品尝到的滋味,这种滋味,与黄米、江米融合后,才会有一种特别的甜和香。我们也许不会刻意去记取这些,但在特定的时候,我们会回忆,回忆的细节,就是那些我们没有在意却藏在心底的那个甜和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散发出来,让人醉于斯。吃粽子,品文化,讲故事,我们的史学家可以挖掘出很多的故事。但无论什么样的故事,都不能替代每一家自己的故事。而现在,我们关于端午的记忆,在现实中还有多少可以找见?又有多少可以唤回呢?年轻人不会费劲巴拉去包粽子了。他们可以去超市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但是传承的文化也许永远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其乐融融的亲情也许再也呼唤不回来了。

 


望着窗外,香椿树上,麻雀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喳喳叫着。麻雀很高兴。也许麻雀也会从人类的端午中,获取自己的乐趣。人就是这样,五月来了,万物茂盛。氤氲着亲情的端午,飘着香气走来了。我们人类同样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生命的进程。如石榴,花蕾含苞,只等待着榴花开欲燃的那一日。

 

 

 

 

欢迎各位到我微博研讨,并私信开放,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