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日子里教孩子学感恩


标签:
手心至爱育儿家有儿女 |
分类: 女人心情 |
全家三口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感恩节那天老公让儿子给我打水洗了洗脚。尽管这不是孩子第一次给妈妈洗脚了,但我还是红了眼圈。孩子问我,为什么哭了?我说,感动了。看着若有所悟的孩子,我颇有感慨。美国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多远,孩子都要赶回家。我们国家的节日很多,唯独缺一个感恩节。
现在的孩子,尤其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似乎是家里的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甚至有的家庭吃饭时,最好的饭菜让孩子一人独吃;电视遥控器由孩子主宰……按理说,在这种关爱和呵护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应当懂得父母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和牺牲,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含辛茹苦。但也许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缘故,恰恰是这些从小衣食无忧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更缺乏感恩意识。
想到这些,我突然想起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乡村家庭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盘稻草。全家人都很奇怪,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说过饭菜好吃,从来没说过一句感谢的话,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一点感谢的回声,那么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就更需要心存感激地说声“谢谢”。这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因为这样的息息相通而感到世界格外美好。
也许,很多家长已习惯了付出,不指望孩子的感恩。但问题在于,一个不懂得分享与感恩的孩子,就像一条不会呼吸的鱼。一个习惯了独享“自我中心”的孩子,终归要走上一个需要分享与感恩的社会。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分享与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我们爱孩子,就要习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你累的时候,孩子给你倒一杯水,在他受到帮助的时候说声谢谢。这看似平常,却能让孩子在享受关爱与呵护中感悟付出和感恩。让孩子明白,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就算今天不是感恩节。
欢迎各位到我微博研讨,并私信开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