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10我心目中的“医学心理学”——学科性质与特点

(2014-02-23 15:47:24)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创建

姜乾金

国家级精品课程

概念

分类: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文集)

    (一)学科(课程)性质

 笔者早期(1985b)在“医学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一文中,曾明确提出,医学心理学是交叉学科,是理论学科,是应用学科,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时至今天,这种基本认识未有改变。

以下从医学培养目标的角度,讨论作为教科书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性质。医学心理学既是医学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临床应用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医学心理学向医学生传授的知识有: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知识;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规律;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防中的作用机制;人类战胜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心理科学方法与途径;整体观和系统论在医学工作中的应用;等等。医学生经过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在今后临床实际工作中,或者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其他医学工作岗位上,可望能够自觉遵循心理行为学规律,全面认识健康和疾病问题,正确认识病人,把工作做得更好。从这个角度,医学心理学就像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生物医学基础课程一样,也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临床应用课程  所谓临床应用课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医学心理学特别是其中的心身医学、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可以直接应用于内、外、妇、儿、耳鼻喉、皮肤等临床。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医学工作者,他们在做好生物医学的诊疗工作的同时,也会评估病人的心理行为特征;探讨行为类型与冠心病病人的症状发生的关系;给某些外科手术病人提供简单的心理行为教育或指导;帮助病人处置诸如牙科预期疼痛等问题;给肿瘤病人以疾病应对方法的宣传与宣教;给心肌梗死病人、糖尿病人、外科手术病人和脑血管意外病人等开出不同的心理行为康复训练处方,等等。这就像放射学、临床病理学、临床药理学、急救医学等临床应用课程一样。同样,医学心理学在疗养院、康复中心、疾控(防疫)机构、健康服务中心、企事业和学校的保健部门等其它工作领域,也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另一方面,利用医学心理学的系统知识、理论和方法,开设独立的专业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可以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和心身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国内已普遍开展的医学心理咨询工作,与国外的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工作并无二致,只是在规范性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

   )学科特点

作为宏观的、系统的和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特别是相对于医学和医学工作者,医学心理学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知识面宽  医学心理学与现有的某些医学课程不同,它强调生物、心理和社会诸因素在医学中的整体意义,是一门兼顾生物、心理和社会几个方面,以及“宏观”和“微观”并重的新学科。因此,医学心理学涉及的基础知识比传统生物医学基础知识的容量更大,范围更广。

对于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医学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大量心理行为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可能是陌生的。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是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前提。同时,在掌握这些所需要的心理行为知识基础上,还要将其与医学知识整合起来,达到能够全面认识心理、社会与生物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综合作用,并应用于临床实际。

医学心理学也包含大量的“微观”知识。在医学心理学的视野里,人是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而整体认识人的心身关系,还需要掌握许多有关心身的“微观”方面知识。例如心身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中介机制,心理活动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某些心理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定位与功能联系等。

2.理论性强  与传统的生物医学不同,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的心理现象和某些心理问题,并不是都能以一般的现象学知识和通常的认知逻辑加以解释的。

例如,许多心理咨询来访者(如失眠、情景焦虑患者)自身的知识层次很高,他们通过查阅文献已掌握的相关学科信息数量也挺多,但越是利用其知识去克服痛苦,痛苦却越大;又例如,许多来访者(如心境恶劣、洁癖患者)的是非标准清晰,逻辑推理严密,却会把通常的事情越办越复杂,心情越来越糟,或者无法说服自己克服多余的动作。

在医学心理学,需要有一些超越常规的“说法”,即理论或学说、学派来解释并解决上述用通常知识和逻辑不能解释和解决的心理行为问题。百余年来,国外许多学者以自身的特定历史或文化背景,用不同的研究和思考方法,提出了众多的心理行为科学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对健康和疾病中的有关心理行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解决方法,是医学心理学很重要的内容。学习医学心理学,必须对有关的理论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要重视各种理论在临床医学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各种重要理论见第二章)。

3.方法抽象  如前文所述,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和潜科学兼容的年轻学科。医学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相对抽象,与常人的思维习惯或传统的医学操作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医学心理学的方法具有抽象性,是由于医学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属性更有社会科学属性,由于大部分心理活动具有主观属性,由于许多心理现象的定量方法比较抽象,由于一些心理干预技术的掌握和实施过程也比较抽象,甚至掌握这些理论与方法也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已习惯于生物科学思维方式的某些医学工作者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应格外加以重视。

    4.对象广泛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和工作对象涉及面广。单就临床医学而言,医学心理学研究和试图解决各种临床门类疾病和病人中的心理社会共性问题,而不像传统临床医学往往局限于某一类疾病或病例。例如,个性因素与多种临床疾病的病因有关,如性格暴躁或A型行为可以诱发或者加重冠心病、糖尿病或精神疾病的症状;各种不同临床病人可以表现相同的心理行为反应,如性格脆弱的病人不论对于内分泌疾病、妇产科疾病或者外科疾病都容易产生情景焦虑;一种心理干预方法可以使用于不同临床科室的病人,如放松训练可以使用于失眠、高血压和慢性疼痛综合征;等等。同时,医学心理学工作还涉及其它有关医学领域,例如作为大公共卫生概念的一部分,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心理卫生、社区卫生等工作。

 

(文献来源)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讲义,内部教材,1982 p无

姜乾金、陈达光、张国粹、陈演江、过慧敏等:医学心理学(五校合编教材),内部发行,1986 p6-7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 p5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3 p1-2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国家教委课题),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p1-2

吴均林、林大熙、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p2-3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7年制、5年制3版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p2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5年制4版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p2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8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p2

姚树桥、孙学礼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5年制5版规划教材),2008 p2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8年制2版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p2-3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临床(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p13-5

姚树桥、杨彦春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5年制6版规划教材),2012 p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