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2018-04-02 17:51:1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广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友谊地久天长

课型或模块

综合

学校

中学

年级

初一

执教人

胡老师

性别

年龄

0

职称

0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探索、感悟、联想的过程中,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真挚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唱、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内容。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演唱,能用八孔竖笛吹奏歌曲两个声部合奏的旋律。

教学重点

完整、有感情地表现歌曲。(唱及吹奏)

教学难点

二部合唱的均衡和谐。

教学内容分析

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非常出名的诗歌,原文是苏格兰文,直译做英文是“old long since”或“times gone by”,意思大概是逝去已久的日子。Auld Lang Syne是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这首诗后来被谱了乐曲,除了原苏格兰文外,这首歌亦被多国谱上当地语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四个乐句均为弱起拍,逐句紧扣,起伏有层次,一气呵成。歌曲从第一句开始,以平稳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抒发对友人的缠绵、真挚的情感,给人深刻的印象。第二乐句更进一步抒发了内心的激动情感,乐曲的第一、三乐句曲调向上进行,似问句:下句曲调向下进行,似答句。这一问一答,似相互道别,互诉衷肠。歌曲朴素的旋律流露出朋友间真诚的友谊与彼此的依恋,反复吟唱,有情思绵绵、催人泪下之感。

教学策略

1、通过身体语言帮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美感。

2、教师:收集有关资料,制成课件。

3、以吹带唱,帮助学生熟悉与掌握二声部旋律。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学生:竖笛、PPT

教师:钢琴、课件、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模仿游戏:放松身体的动作、气息练习等。

模仿游戏

 

 

导课

 

展开阶段

 

1、教唱歌曲二声部旋律。

 

 

2、钢琴伴奏,带领学生用竖笛吹奏二声部旋律。

3、指定两个主题让学生用二声部旋律吹奏竖笛进行表现。(“飘扬的丝带”与“木偶”)

4、伴奏。

 

 

5、钢琴弹奏一声部旋律,学生唱二声部。

6midi伴奏。

7、提问:伴奏的旋律从哪里开始与我们所唱的旋律不一样了?

 

8、介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9、完整欣赏歌曲,展示歌词。

10、伴奏,带领学生唱一声部谱子、歌词。

11、分析歌曲结构。

12、带领学生吹奏歌曲。

13、伴奏。

 

 

14、引导学生聆听《魂断蓝桥》中的配乐。分析节拍特点。

15、伴奏。(midi

 

16、引导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感觉表现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1、仔细聆听,并随老师轻声唱;用“TU”模唱。

 

2、竖笛吹奏二声部旋律。

分两个小组进行吹奏。互评。

 

 

“飘扬的丝带”的感觉,lu”模唱二声部。

 

认真歌唱。

 

学生再唱二声部。

 

思考并回答。

 

 

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轻声跟唱。

 

唱一声部谱子、歌词。

思考歌曲结构。

分声部吹奏,合奏。

在竖笛的伴奏下,分声部合唱歌曲旋律。

 

聆听《魂断蓝桥》中的配乐。

 

 

用竖笛吹奏三拍子旋律。

用三种不同的感觉表现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钢琴、PPT

 

 

 

钢琴

 

 

 

 

 

 

 

 

 

 

 

 

 

从二声部入手,让学生充分熟悉二声部旋律。

 

 

 

感受不同舌法所表现的连奏与断奏。

 

 

 

初步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了解歌曲背景。

 

熟悉歌曲旋律

 

 

 

熟悉旋律。用竖笛合奏该曲。

 

 

感受不同节拍带来的美感。

 

一曲多用。

 

拓展阶段

 

发给学生一张小便条。让学生写下“给好友的一句话”

 

 

 

 

 

写下“给好友的一句话”把便条送给好朋友。与好友站在一起,为好友而唱(奏)。

 

 

 

竖笛、ppt、电脑、钢琴

 

巩固歌曲,充分感受歌曲美感以及所表达的友爱之情。

 

结束阶段

小结

 

 

 

 

课后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