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是这半盏茶的功夫

(2011-07-02 10:13:00)
标签:

知觉

刊首语

扶风

文化

分类: 知觉·刊首语

                                最是这半盏茶的功夫

                                      □扶风

姐姐说要来,便侯着,心里又埋怨为什么不起身的时侯才说,让我早早地心神不宁。心神不宁的时侯,就想她如何地动身,因为天渐渐要暗了,又担心路上的车流,祈祷慢一些,又祈祷快一些。终于还是想,慢一些吧,可以拖延些时间,让等的期待里,把一盏茶煨的更入味一些。

窗外的灯光,在很远的地方照亮着路,这多少让我放心。窗外不远处又有夜里散步的人,唱歌的声音舒缓有致,好像完全不在意有没有听众,或者说,是有意躲开听众。这让我想起,我每行走在一个人的路上时,就唱极悲或者极乐的调子,让一些泪自由自在地淌下来。心情一有起伏,便想到,该泡茶了。

拿出干净的杯子,往里轻倒。茶粒竟然有撞着时的声音,在静静的空间里,脆脆地筝一样弹。于是就倒多了,泡出来的茶汤,肯定要浓的如蜜汁,看起来好像是招待的盛情,但酽茶在晚上喝,影响休息的早晚。姐姐近来事务繁杂,休息的早些才好。

知道浓了的时侯,须分出一半来。

杯净茶净,手最不干净,不能用手抓,又没有茶匙。找出一叠复印的白纸,一看最上面的一张,有指纹,不能用,下面一张,有皱纹,不能用。从中间轻轻地抽出一张,想折成鹤的形状,手又不巧,折的像飞机,又像搁浅了的舟。少儿频道里折纸的栏目,以后要认真学学。从杯子里一粒一粒往外选,把颗粒不饱满的,送回到茶袋里。笑着想起上海人煮粥,大约也是这样精细。

杯里留了十六粒,应该是适宜的。提着壶,想学习蜀中茶博士的样子,壶口太大,像瀑布一样。酒倒十分茶倒半,茶水交融,半杯空壁上呵气成滴。纸杯虽然是较厚的,但也有些烫,再用一只套在外面,手感好多了。纸杯是工业生产的,难免有杂质,所以第一泡要倒掉,一是洗茶,二是洗杯。这样姐姐喝下去,我就能更放心些。

姐姐是顺道来,来了就得回去,日子忙的像杨朔笔下的蜜蜂。所以茶的温度要在中间偏上一点最好,不耽误她的时间,也不因冷热过度,坏了品啜的心情。欲问一下到什么地方了,好来调配泡茶的时间,可又怕她正忙别的事务,便回忆小学五年级的算术题做法,从起身的时刻,路程的远近,时速的多少,还有天色的原因,推算到达的时分。泡茶需要用数学来解决,也算是功夫茶的一种了。

倒掉汤后的茶叶,舒服地卧在杯底。把第二泡倒上,窗外的歌声就消失了,一片寂静。静的人不知所措。打开《伤寒论》,随意翻看其中的一章,秋的夜里看这个,有些冷,就不看了。玩一会儿游戏,棋牌都输,恨恨地叹人都越来越狡猾了。看一眼茶,茶气像温软的腰肢,吃吃地偷笑,心想,像极了姐姐。

姐姐来的时侯,高跟鞋敲出的声音琴似的动听。她拿了一包茶来,说,还是你喜欢喝的这个。桌上的茶泡的正是时侯吧,她一端,便说出了茶的名称。姐姐的脸色,有些苍白,也可能是灯光的缘故,心里想说些家常话,一时又堵在喉咙,总觉说什么也不如不说。姐姐说,我须得快返回去。怏怏地送她下楼,回来一看,杯里留着一半,茶气荡然全无。

把姐姐拿来的茶,泡上,一缕一直想念着的香,顺着幽径,滑向无边无沿的暗处。思忖这一日,最是这半盏茶的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知觉
后一篇:诞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