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有句俗话,叫做“六月薄壳假大头”。意思是说,农历六月天气炎热,也正是潮汕人俗称薄壳的寻氏肌蛤最为肥美的时候,每一粒都肥嘟嘟的,特别圆润喜人,可以与俗称大头的中国绿螂相媲美。这个时候,将薄壳与充满潮汕乡土情韵的尖米丸一起烹调,煮成一锅汤,就是一道富有潮汕风味的特色美食。
薄壳是潮汕特有的海贝类海产品,壳薄又脆,透着外壳能见到贝肉颜色,因其型如瓜子又称海瓜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鲜美可口,风味独特。从现代医学上来讲,薄壳肉含有一种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讲,薄壳味咸性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的功效。
潮汕人俗称的尖米丸,是与粿条一样用粳米磨浆,经过加热搅拌成糊状制作而成,丸体长溜溜的两头尖,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米谷蛋白、米胶蛋白、球蛋白 、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钙、钾、磷等微量元素,丸体特别爽口,入口即咽。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讲,尖米丸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阴润肺、解渴之功效。
这道美食的烹调,还可加入肉末、五花肉、沙姜油和金不换。金不换,别名泰国罗勒,也叫九层塔,含有丰富的罗勒烯、蒎烯、桉叶素、芳樟醇、牻牛儿醇、柠檬烯、蒈烯、甲基胡椒酚、丁香油酚、辛酮、糠醛等挥发性物质,以及维生素K等微量元素,能辟腥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芳香食材。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讲,金不换味辛性温,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之功效,与薄壳是一种绝配。
烹饪时,首先将买回家的薄壳去锭,洗净,把肉末放在清水中捣散,把金不换摘下几条嫩叶,洗净,同时准备好沙姜油;接着,汤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投入薄壳,见贝壳开口后,起锅将壳去除;再用清水加入尖米丸和肉末,煮沸后,加入金不换、沙姜油和薄壳米,用蚝油和鸡精调味,即可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