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节,又是一年一度仔姜带着嫩芽上市的时候。市场上,超市里,成堆形如玉指、黄如暖玉且长伸着粉红色尖芽的仔姜,水灵灵格外引人注目,惹人喜爱,价格还十分实惠。用这样的仔姜,自己动手制作酱油姜,大好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适时而食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夏天白昼漫长,烈日炎炎,人体为维持体温恒定,会减弱体内阳气,并寻求降温方式,导致脾胃受寒难以运化水湿、汗孔不开难以排泄汗液,适量吃一些腌渍过的仔姜,既可以升阳助阳,又可以温胃散寒,解除胃中虚冷的现象。民俗中,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这样的应时而食最养生,非常符合《黄帝内经》所讲的“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
仔姜既是理想的天然食品配料及蔬菜,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仅含有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还含有姜酚、姜酮、姜烯酚、姜醇、姜烯、水芹烯、茨烯、姜烯酮、龙脑、柠檬醛、天门冬素、哌啶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树脂等具有辛辣味的特殊营养成分,这些物质的组成,使其具有功能多样的生物活性。科学研究还发现,生姜对某些菌类的抑制作用极强,具有抗菌素的功效,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特好。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仔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在潮汕的民俗传统中,长期以来总是把仔姜制作成豆酱姜、糖醋姜,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开始流行酱油姜了。酱油姜的口感与豆酱姜相差不离,制作程序也基本一样。把买来的仔姜洗净,去掉尾端红色姜芽和姜头老化部分,切成大小均匀的一块块,加入食盐揉捏均匀,腌渍两三个小时后,挤干水分,放在通风处充分晾干后,加入酱油,搅拌均匀,装瓶密封,翌日起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