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江下游支流的外砂河出海口,中砂大桥外侧碧波荡漾的大海上,人们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拖曳网具进行捕捞作业的小型渔船,马力基本都在100匹左右。这一带的海水大概有10来米深,地势平坦,鱼群密集,十分适合这种拖网渔船作业。
这种利用拖曳袋形网具来捕捞浅海中、下层鱼鲜的渔船,拥有一条圆锥形的大网,在其口端由两块大型金属板固定来控制网口大小,保持网具的水层位置则主要通过调节曳纲长度、拖速来进行。网身前大后小,使整个拖网在曳行中形成锥状。进行作业时,这种小渔船不像大型渔船一样装有完善的导航助渔仪器,探鱼和捕捞作业由计算机调控,基本上还都是手工操作为主。
这种小型的拖网渔船作业时,船老大故意让船体在外砂河的出海口兜着大圈子一圈圈悠转。随着船体的拖曳,会将一路上导入网口的鱼儿引入网囊。渔获物多,网囊充满时,网身后段也起积聚渔获物的作用。
这种拖曳袋形网具,是利用甲板上的绞车来收网的,每当拖网渔船在海里行驶有个把小时,船老大便会边启动甲板上的绞车,边手工操作来收网,所有的渔获都会一股脑儿倒在后舱的甲板上,收获到的杂七杂八鱼类,通常都有金钱花、鸡腿鱼、狗母鱼、乌尖、沙尖、月鲫、粉鲳、龙舌、凤尾等,有时还可捕获到海鳗、小黄鱼或者成群的杉犁鱼,甚至连小沙虾、小螃蟹和小贝壳也常常成为网中之获。
这种小型的拖网捕鱼,是近海一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捕鱼方法。不过,由于船体太小,船上根本不可能设立冷库,捕捞到的海产品不可能储藏和加工,只能及时靠岸销售,于是形成了邻近大排档上一种独特的烹煮方式,叫做“鼎仔鱼”。这种烹煮方式也仅仅是潮汕地区沿海一带所具有的,烹调之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十分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