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网络上看到一种流行的说法,“大脑是用来想东西,而不是用来记东西的。”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仅是“认知差别”,最重要的,还在于“思维差距”;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究其原因,最大的差距还是思维格局不同所造成的。
曾经在网上见到一句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的话:“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情商,不是智商,而是思维方式。”人生在世,不管是期望地位还是财富,每个人都希望尽可能地聪明和成功,能被别人高看一眼,也能让自己多得一点,能比别人精彩一些,这样的想法自然不可非议。然而,要大幅度改变人生,实现自己的愿景,决定性因素还是自己的思维方式。不管热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数,一切都是负数。
世界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有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其核心可以总结为一个公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能力和热情可以是车的发动机和传动轴,让汽车前进,而思想方式是舵手,是方向盘。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热情再高,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思维方式驾驭自己的才能,人生就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行驶,方向就会跑偏。可以这样说,思维方式决定眼光格局,眼光格局决定人生结局。有个高赞回答是:“人的命运往往为思维方式所左右,只有勇于跳出原来的格局,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人生路上遇到的难题,才能真正救赎自己的命运。”
爱因斯坦曾说过:“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人的命运往往为思维方式所左右,因而,人生本质上的改变来源于思维方式的改变。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人们缺少的,不是机会与运气,亦不是汗水与努力。缺少的,是一种超越常人的思维方式。没有一种超常的思维,再努力也是亦趋亦步;没有一种出类拔萃的思想,再辛苦也是湮没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