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初夏,正是稚姜带着嫩芽上市的季节。市场上,随处可见成堆形如玉指、黄如暖玉且长伸着粉红色尖芽的稚姜,水灵灵惹人喜爱。于是,买了两三斤带回家,自己动手,分别加入糖醋、豆酱和老抽,腌制后,用于早上配白粥,是再合适不过了的。
自己动手制作糖醋姜并不难,将适量的白糖倒入一定量的白醋中,充分搅拌,让其充分溶解待用。将买来的稚姜切去姜芽和老化部分,洗净,刮皮,切成薄薄的一片片,放盐腌渍并不时揉捏,两三个小时后,把腌渍好的子姜挤干水分,放入玻璃器皿里,再把糖醋水倒入,便可食用。放置两三天再吃,味道更佳。
自己动手制作豆酱姜和酱油姜也不难,把买来的稚姜洗净,去掉尾端红色姜芽和姜头老化部分,切成大小均匀的一块块,加入食盐揉捏均匀,腌渍两三个小时后,挤干水分,放在阳光下暴晒,晒不到阳光的时候,可以用微波炉以最低温烘烤一下,晾凉后,加入豆酱或老抽,搅拌均匀,装瓶密封,翌日起便可食用。
潮汕人喜欢把早上伴白粥的小菜称之为杂咸,杂咸种类繁多,枚不胜举,用稚姜腌制所得的豆酱姜、酱油姜或者是糖醋姜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味道有所不同,咬着同样特别脆,而且吃完胃口大开,有种很想就着稀粥再吃上几片的感觉,不过,这种稚姜只能在夏天才能吃到,这正应验了“凡是应季的就是最有营养也最养生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