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山公园溜达,在傍近梅溪河的望江亭附近,可以见到一种紫蓝色花朵、椭圆形叶片的花卉,在阳光下艳若蒸霞,格外引人注目。这种看上去清新别致的花儿,在南国一些景区或园林中,也常常可以见到,或孤植、或片植、或丛植,灼灼生辉,令人惊艳,她的名字既雅又俗,就叫野牡丹。
野牡丹的名称从何而来,不得而知。说她野,却大都是人工栽植的,花姿美,花色全,花期长,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欣赏价值和景观价值;说她沾上了牡丹的名气,她却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和雍容华贵,而且和牡丹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物种,再说,牡丹是中原的代表花卉,而野牡丹却不太适应江北严峻的气候条件。自古以来,牡丹是成千上万人的心头好,它的观赏价值和园艺功能,可以说在各种花卉中占据着独有的一席之地,野牡丹虽然难以比拟,同样也是美丽的观花植物,加之天生的野性,也显得难能可贵,具有一种自然的韵味。
野牡丹的植株形态甚佳,花朵由五片花瓣组成,花色为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很适合在花坛绿化种植,在园林绿化中早已被推广利用。即使落根在荒山野岭,无论生长在林下、林缘、灌木丛中,或者岩缝间及陡峭的坡上,年年春天都是红一群,白一簇,一片连着一片,花开如昔,花枝犹俏,尽情施展着卓尔不群的姿容,惹得蜜蜂与她亲吻、逗得蝴蝶和她嬉戏、引得小鸟为她唱歌,不知名的昆虫飞舞盘旋于花枝间,叫人心醉。
野牡丹虽然带了一个野字,在各种园艺艺术,花卉装饰上都不难看到她的身影.。观赏价值也是大家公认的,在爱好者看来,同样是独一无二的花卉。更为甚者,对于疾病的治疗,野牡丹还有着很不错的效果。夏秋采叶,秋冬挖根,除了具有消积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还能够补血补肝,化结散瘀,有效去除面部的黄褐斑,延缓皮肤衰老,保持脸色的红润光泽。真没想到,司空见惯的野牡丹竟然有这般不同凡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