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庚子年九月初九,九九两个阳数相重,故曰重阳。重阳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古时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是,这个寓有长久、长寿之意的传统节日,又成了一个老人节、敬老节。
作为一个年近古稀之辈,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今天的话题,当然也是老人自己的事情。
不久前,国内一家老知青媒体曾经刊载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大家不约而同用“度死日”来形容他们在养老院里的生活》。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后,用反证的口吻道,“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于老人来说真的是一种享福吗?”由此,使人又联想到几年前,曾经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半月谈》中,读到一篇有关养老院里的老年生活的文章。文章中写到,“显然,这是家条件不错的敬老院,但旁观的记者,只觉得一种莫名的压抑。在这里,没有亲情、没有友情,甚至没有任何感情交流。他们,仅仅是活着,没有任何活力。”
今天的话题不是养老院,而是养老。如果说,我们每一个颐养天年的老人,都像养老院里的老人一样,每天都暮气沉沉的过着指日可数的晚景生活,这难道不是在自我糟蹋吗?
我们这一代人,跟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履,经历了童稚的纯真、少年的梦想、青春的活力、中年的奋斗和养家糊口的艰辛。迈入了从心之年,儿女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也成了社会的边缘人,对社会已经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社会对我们也没有过多的需求了。在这样的一个年龄阶段,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应该好好活着,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每一天,都拥有内心的快乐和精神的富足。
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的过去都是为别人而活,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为自己而活的问题。从过去的操操劳劳、忙忙碌碌到今天的悠闲无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学会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打发好桑榆晚景的美好时光,让自己晚年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不要以为社会不需要我们了,我们便会无所事事。其实,现在我们想要做,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具体的说,能不求人就不求人,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精彩的活着,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惬意,更有价值。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做一个快乐的老人。只要自己爱好,自己乐意,寻得乐趣,获得消遥,就能经营好自己丰富多采的生活,就能养尊处优、逸养天年,称心适意的度过生命中剩余的时光,真正达到令人羡慕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