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9个月的时光,近日微信群中又有人传开了今年初一屠夫在我市潮阳区铜盂镇一屠场拍下的一段视频,当时发生了一桩令人想像不到的事情,一头怀孕的母牛,在被人拉去屠杀时三步一跪求生,双眼充满哀伤。没想到,时隔这么久,人们对于这头母牛还是这么惦念。
当时这段视频在网上热传后,为了拯救这头刷爆朋友圈的下跪牛,社会热心人士众筹2万多元,将牛买下,送至揭阳市惠来县金狮寺放生。及后不少网友还纷纷前往探望,也不知道这头母牛的近况如何。
在潮汕农村,农耕时代已经远去,在那个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耕牛也黯然退出了田园的舞台。现在每每走进美丽乡村,都听不到老牛牯的哞叫,见不到它们的蹒跚步屐,更见不到它们在田地中的躬耕,只在人们的记忙深处留下勤劳的身影。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都还记得,农村人有句俗话,叫做“再饿不杀耕地牛,再穷不卖看家狗”。一般情况下,农村人是很少动辄宰牛的。在他们眼里,牛和狗一样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善待它们,必定会得到好的回报。
记得上世纪物质匮乏的70年代,内地一个叫做竹园村的山村,一头已经30多岁的耕牛因为再也犁不动田,大家都想将它杀了,改善一下生活。当它被绑到村口的梧桐树下,见到已经准备好了的杀牛刀具、木板和装牛血的大盆,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仰起头哞哞叫着,眼里溢满了泪水,一副悲戚的模样。
当老牛牯看见从人群中走出来的村长,忽然扑通一声跪下,头对着地上不停地叩头,把围观的的村民都怔住了。这时,放牛的老汉劝村长,这牛已通人性了,杀不得,村里不少人也附和着给老牛牯求情。可是,村长认为牲畜就是给人吃的,沉下脸让屠夫赶快动手。屠夫见此情形下不了手,村长一怒之下,捋起袖子,抢过杀牛刀,朝着还在如捣葱般磕头的老牛牯就是致命一刀,只见眼泪簌簌的老牛牯脖颈上鲜血汩汩流出,它把眼睛死死瞪着村长,咽了气。
接下来,牛皮被扒了,牛肚被开膛,牛肉被切成一块块按人头分了。当天晚上,分完牛肉的村长,让老婆把牛肉炖了,请屠夫和几个帮手留下来喝酒。酒过三巡,村长欲吸烟时,刚把火柴点亮,香烟还未曾点燃,嘴巴接连打了好几个饱嗝,从嗓子里喷出来的浓浓酒气一下就着燃,顷刻间把整个身子烧着了。他惨叫着跑出屋子,浑身变成一团火球,人们还来不及抢救,他就活活被烧死了。
10多年前,在大巴山深处一个沟洼村,也发生过贫穷的主人因妻子生病必须上县城而囊中羞涩欲杀耕牛的事。当时他喂养的那头耕牛也曾泪眼汪汪,两条前腿慢慢地弯着,跪在人群中哞哞求救。众人惊呼,这牛成精了,分明是在跪求大家饶命。此时此景,主人于心不忍,抱着牛头哽咽着说,不杀了,不杀了。老牛听懂了主人的话,又哞哞叫着,用头蹭了蹭主人的头,感谢他的不杀之恩。
正是这头老牛,日后在跟随主人上山开荒时,主人无意中触动了马蜂窝,危难之际,老牛猛冲上前,引开马蜂群救了主人一命,自己却不幸失足跌落山崖摔死了。主人随后将它安葬并在后来开设农家宴时,对诸多游客讲述这桩真实的故事。
“再饿不杀耕地牛,再穷不卖看家狗”这句俗话,在农村是一句流传千年的名言,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传承,朴实的农民一直秉承着这句话。在农村,它暗示着人们不要忘恩负义,也不要见利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