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们与赖汉扬、杨培秋、蔡秀屏三位老师一起,自驾车来到了饶平县柘林镇的大屿码头,乘上小机船,驶过大金门水道海区和网箱养殖基地的“海上人家”,来到了西澳岛。
西澳岛面积仅有两平方公里左右,距大陆仅有一里远,人口仅有1300多人,村民大部分姓李,是柘林镇的一个行政村,下辖新乡、旧乡、花园三个自然村,因地处柘林西南,岛岸多湾,故名西澳岛。岛内村民世代以捕鱼和浅海养殖为生,一代接一代,海石、海滩、海上牧场和海鲜,一个“海”字,彰显了西澳岛的特色。
上了码头,坐上电瓶车驶向白鹭广场,半路上见到远处一个小小离岛,岛的形状酷似一头海龟,龟头靠近海岛前沿,龟尾伸向外海,龟背上有一高塔,这个塔就叫龟塔。它和码头北侧海中央耸起的蛇塔和柘林方向的镇风塔一起,构成了西澳岛沿海三塔一线较具年代的人文景观。龟塔由许多天然大小礁石堆叠起来,建于清代,塔高12米,构筑精致,甚为美观;蛇塔在龟塔以北数百米处,海潮退落时露出海面,一堆蜿蜒曲折的小礁石上屹立着的就是,海礁的形状宛似海蛇晃动泅行,也是建于清代;在蛇塔与海岛中间,还有一块颇有情趣的猪头石蹲在离海岛不远之处,一个猪嘴两只猪耳朵活灵活现。岛沿还有许多怪石嶙峋的小礁群,镇风锁浪,引示着舟楫安全航行。
电瓶车沿着沙石小路,驶过岛上的乡村,驶过七八株老榕树,下了车,沿着海边的栈道走过一个小山坡,就来到了白鹭天堂公园。在公园宽阔的广场中央,竖有一座由白鹭与海浪抽象构图组成的不锈钢雕塑“白鹭天堂”。白鹭是生态环境好坏的标尺。来到西澳岛的白鹭叫黄嘴白鹭,颈和脚很长,身体轻盈纤瘦,披着一身乳白色的羽毛,姿态十分优雅。它们的到来,是祥瑞之兆,不仅给小岛带来了人与动物的和谐气息,也为小岛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在这里偶尔只见到三几只白鹭在丛林上空飞翔,有一只就蹲在树冠上,侥幸拍摄到了,遗憾的是不曾见到成群的,也不知道它们是夏候鸟还是冬候鸟,或许当下不是鹭还巢的时候,有点失望。
白鹭天堂的前侧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地,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反射着金灿灿的耀眼光芒。来到海岛,肯定要亲近大自然。走下沙滩,脚下的沙子散发着太阳光的热气,非常烫,却是软绵绵的,踩上去就像在被子上一样,令人感到温暖,柔软,舒适。近海一侧的沙滩是湿漉漉的,在湿润的沙子上,踩出来的一行脚印,还没来得及端详,便被经吻的海浪抹去了。
在沙滩的中间建有一道石堤,沿着石堤往前走,就来到又一座小小的离岛前,石堤的尽头就是一座美人鱼像,站在美人鱼前,脑海中油然浮现起珠海的“渔女”雕像,浮想联翩。海面上的礁石上,还有一条海豹和一尾海豚的雕像。正值退潮时分,起落的海浪轻吻着雕像下的礁石,在一次次的抚摩间,留下了一道道闪闪发光的银框,真是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