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帆在汕头
一帆在汕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223
  • 关注人气: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2020-07-19 17:17:29)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进入了三伏天,岭南各地持续高温预警已经拉响。与高温酷暑相反的是,在人群中,反而出现了一寒湿和阳虚的症状,总觉得身体疲劳,四肢乏力,早晨睡不醒,起床困难,皮肤有湿疹,口中乏味等等严重的脾虚湿困症状。明明是暑热天气,怎么会有出现阳虚寒湿呢?

古代哲学思想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概念。自然是一个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夏令时节,天地间的阳气都升腾到地面上,人体与天地相应,阳气也都大部分跑到身体表面,五脏六腑反而是一片阴凉;人体里流动的气血津液,都要靠阳气推动;人的生长壮老,也都要靠阳气;阳气不足,百病丛生。还有,大热天,整个大环境湿气都重,我们体内的湿气来源也跟着多起来,脾胃不能正常运化,就会使湿气滞留,阳气不足,也会导致湿气无法化去。再者,人在外面走得大汗淋漓后,马上就钻进空调间凉快凉快,皮肤毛孔遇冷气则闭,降温的同时裹着寒邪,也把寒湿带入了体内。现代的美女帅哥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也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吃冰凉的食物,也是造成身体里湿的原因。冰凉食物属于寒性,寒性会导致脾胃虚弱,脾主运化水液,脾虚之后就不能及时的将体内湿的气运化掉,导致湿气淤积在体内。归根结底,三伏天湿气重,都是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由此可以说,湿气已成了当今人们共患的百病之源,也是成疾的主要原因。自古就有“千寒易除湿难祛”的说法,可见,湿气的祛除是很不容易的。“四气调神大论”里面提到了“夏三月,使气得泄”。中医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汗血同源”。夏天不能出汗过多,出汗过多会导致心阴不足,使人觉得心火亢奋,容易出现心烦易怒。但也不能不出汗。钻在空调房里,汗水代谢不出来,在体内形成湿气,让人觉得胸闷,乏力,头重如裹。这就是一种现代病,这种病叫空调病。医治这种现代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握好出汗这个度,适当的出汗,人就精神了。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三伏天的湿气从哪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