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的地方总是让人向往。近些时,我们和赖汉扬老师、杨培秋老师一起,4人的自驾游也总是到处游览这些美丽乡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天继上午游览了揭西龙潭镇的关山村,吃了一顿午饭后,又马不停蹄来到了同县的金和镇。
自驾车从大路拐入山湖村,洁净路面两旁一株挨着一株的三角梅,那火红的花朵一直引领我们驶过西门桥,来到了竖有“美丽山湖”四个大红楷书的交叉路口。其后侧,就是古老的西门寨门。寨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也不知是长了几十年还是上百年,或许也是古树了;寨门的右侧,就是刚刚建成不久的篮球场,篮球场后面的寨墻上,不仅被人们粉饰一新,而且还绘上了青山绿水的炫丽图案;寨门的左侧,就是一个荷叶田田,莲花盏盏的大莲池,池边还兴建了崭新的栈道。
走进带有拐角形的两重寨门,迎面就是一座古老的伯公庙,庙的左侧是一个阔埕,阔埕的后面就是村里一个古老的祠堂。虽然大门紧闭,从屋脊上的嵌瓷就可窥见一斑。据说,山湖村民的先祖杨氏是明末时从大埔县百候迁到这里定居,因创村的兄弟均为仙字辈,这里又是三面环水,有天然湖塘拱绕,便取村名为仙福湖,后人或许为了方便,简称为山湖村。
祠堂的后侧就是杨氏那些古屋了。虽然已经十分破败,甚至屋前已是芳草萋萋,仍被村里人很完美的保留下来。大都的是大门紧闭,有的是铁将军把门,有的只是虚掩着。推开其中一幢,走进去,完全是一座下山虎格局,这是潮汕一种普遍的建筑风格,由三面房屋一面墙壁组成。进门就是天井,天井后侧的三开间正屋,居中的大客厅还有祭祀先祖的摆设,两侧各一大房依然虚掩着,天井一侧的厢房中堆积着乱糟糟的杂物,肯定早已没人居住,主人应该入住楼层式新民宅了。这座下山虎,前为高墙,大门侧开,被人俗称为单跑狮,而不是双跑狮。
因为天气过于炎热的缘故,我们在山湖村仅仅溜达了西门一隅便匆匆离走,赶往黄满磜瀑布群歇凉。
位于金和、塔头与凤江三镇交界处的山湖村,拥有北门、西门、虎光、南门、北星、新寨、内寮7个自然村,历史底蕴深厚,村落布局也别具特色,自古有“水上莲花”之称。这个村最大的特色,便是500亩天然湖环绕整个村,有“一水抱村流,山湖若碧玉”的美誉。据说村里还有两棵长成连理树的老榕树,一口30多米深的古井和有着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众多潮汕古民居等。近年来,山湖村立足优美的田园风光,突出“莲花古寨,水韵山湖”的主题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如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引来了四方游客,我们也是闻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