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南澳岛逛了一圈,回返时,朋友送了两盒海岛用灯光诱捕的鲜鱿仔,于是想起了丝瓜炒鱿鱼这款风味美食,辅料仅仅就是葱和蒜蓉而已。丝瓜和鱿鱼都很鲜甜,也都很有营养,非常搭配,这道快手小炒,味道鲜美,清爽可口,是潮汕大地老少皆宜的家常菜,也是酒楼餐馆里的一道舌尖美味。
现在的季节,正是南澳岛捕鱿的最佳时候,天气和海况允许情况下,每天晚上均可出海。鱿鱼这种海洋软体动物对光线很敏感,渔船上架设夜灯,灯光照在海面上,鱿鱼见光就会游近,渔民便可用网捕之。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和墨鱼、章鱼等软体腕足类海产品在营养功能方面基本相同,都是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并含有丰富的硒、碘、锰、铜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
丝瓜在潮汕人的称谓中,有角瓜和秋瓜两种。角瓜瓜皮青翠、瓜型细长,带有坚韧的锐角,北方人叫棱瓜,也被称为广东丝瓜或有棱丝瓜。广州人称为胜瓜,是因为粤语丝瓜与输瓜谐音,不甚吉利,为了避讳之故。不管是角瓜还是秋瓜,丝瓜含有皂甙类、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均为较高,而且药用价值特别高,全身都可入药。中医认为,丝瓜味苦性凉,具有活血通络、凉血解毒的作用,适合一般人群夏令食用,其中所含物质对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十分有益,还有“美人水”之称。同样是丝瓜,角瓜与秋瓜相比,水分较少,口感更加爽脆。潮汕菜谱中,角瓜既不上桌,也不参与祭祖拜神等习俗,实在是家常得很,将之与鲜鱿仔一起烹制,较之秋瓜要略胜些。
处理这道菜式时,冷藏的鲜鱿仔要解冻,剖开,摘下头部,去掉墨汁内胆、眼睛和软骨,洗净,也可整只下锅。角瓜削皮时不用完全削干净,只须削去棱角,刮去外膜,留点青皮,对半切开,再切成斜块,然后青葱洗净切段,蒜头敲碎剁成蓉。
开始烹制时,先将蚝油和少许薯粉调成勾芡,蒜蓉爆香后放入鲜鱿大火猛炒,加入适量鸡精调味后起锅,再放入段爆香,加入角瓜翻炒至稍微变软,将炒好的鱿仔倒入,翻炒均匀,加入勾芡即可起锅食用。炒角瓜火候是关键,火候掌控得好吃起来爽脆鲜甜,火候稍过瓜肉变得绵软,便失去这道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