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悉广东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出炉,内容就是一个“管仲拜相”的典故: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管仲带兵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这些提示的材料中,大部分都是阐述史实,要求是写一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的发言稿,内容中涉及到的观点,是孔子说的“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和司马迁说的:“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孔子的言辞中,赞的是齐桓公和管仲,司马迁的史记中,赞的是管仲与鲍叔。
读了这段史实,留在头脑中印象最深的还是管仲这个历史人物。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时候,齐襄公荒淫无道,欺辱大臣,滥杀无辜。管仲、召忽庇护公子纠跑到鲁国,鲍叔牙庇护小白(姜姓,吕氏,名小白)跑到莒国。齐公子无知杀了襄公,自立为国君。不久无知被杀。听到这个消息后,鲁国派兵送公子纠回齐,并让管仲带弓箭手埋伏在莒国的隐蔽处,准备射小白。小白装死,瞒过管仲,提前回到齐国,被立为桓公。
史学界评价齐桓公“内在宽厚,求贤若渴”,得华夏第一相的管仲。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提高耕种技术,又大规模拿海水煮盐,鼓励老百姓入海捕鱼。离海比较远的诸侯国不得不依靠齐国供应食盐和海产。别的东西可以不买,盐是非吃不可的。齐国因此越来越富强了。
读小白善管仲的故事,不啻为一副良药,由此而获得的最大感慨是,人善人欺天不欺。民间的大智慧总是隐藏在俗语当中,其中有一句叫做“老实人不吃亏。”现实生活中,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柿子专挑软的捏,蓄意算计老实人。大家都知道做人要老实,都喜欢老实人,却不喜欢做老实人,因为做人不能太老实,做人太老实,经常当冤大头,背黑锅,当出气筒,正如《增广贤文》指出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其实,要做好一个老实人,最要紧的,老实是本分,不老实是智慧。正如“管仲拜相”这个典故给人的启迪,人有百种,形形色色。我们要学会察人之难,谅人之过,在磨难中学会包容,在逆境中学会忍让,并且把宽容、忍让、和善作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生活在当今这个世界上,生命的意义在于让生活更充实,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大道至简,人生亦简;乐以忘忧,简以存真。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看不到他人见识过的风景是常有的事情,不羡慕,不稀罕,只做一个简单明了的自己,即便不完美,但是最真实。在真实简单的生活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什么就去争取什么。努力争取的过程,就是把单纯的喜欢变成了热爱,把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成全了人生的了价值。
图片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解放路辅路,明清时期建筑风格,长达6.1公里的管仲老街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