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寺庙与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关联,为了祈求好的愿想或者是为了转运,很多人都会去寺庙里烧香。虽然寺庙两个字眼通常总是连在一起,但是,寺和庙的含义并不相同。寺里面的修行人一般被称为称为僧人,方丈、和尚等;庙里面一般只供奉神像,是没有人修行的。当人们进入寺院时,面对佛像时,要像面对真佛一样的恭敬,不能随意触摸;庙里供奉的神像,似乎不大一样,摸一摸,或许不曾怪人亵玩,还会给人带来桃花运。
清朝乾嘉时期倡导“性灵说”的钱塘人袁枚,在他的传世著作《子不语》中,写过一篇感人的紫姑神故事,就印证了这个问题。故事的梗概大概是这样,长沙湘溪附近有一座孤庙,庙里供奉有一尊紫姑神像。当地一相貌不凡的少年名叫尤琛,偶然路过,在庙里见到宛若天仙的紫姑神像,竟情不自禁地抚摸着她的脸。临走时,还在墙上题了首诗:藐姑仙子落烟沙,玉作阑干冰作车。若畏夜深风露冷,槿篱茅舍是郎家。
当晚三更时分,尤琛听见有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个姑娘,还未曾问及,姑娘已先开了口,说道:“妾身是紫姑神,本是天上的仙女,因为一次意外被贬至人间,专管男女之事。承蒙相公喜欢,所以前来和你相会。如果不嫌弃我是鬼神,妾身愿和相公共枕同眠。”尤琛听后欣喜若狂,两人牵手进屋,当晚的云雨之欢,就给不许人神相恋的天条上了一课。从此,紫姑神每晚必来,其他人都不曾察见。一日,她手里拿一样东西交给尤琛道:“此物叫紫丝囊,是我朝见玉帝时织女赠我的,佩在身上有助你写文的思路。”尤琛戴上丝囊后很快就考入县学,继而中举、中进士,再被选为四川成都的知县。紫姑神也一如既往,与他一同赴任,为他料理生活,还帮他料理政务,以至尤琛在当地名声鹊起。
有一日,紫姑神忽然备酒,并对尤琛说:“我要走了。妾身虽然被贬至人间,但期满之后仍可返回天庭。但是因为和你私奔到这里,没有颜面再重回天上,地府也因为妾身本是上界仙女不敢收录。这样飘荡下去始终不是办法。我虽然托身在相公家中,但其实没有形体,不能为相公你生儿育女。妾身曾苦苦哀求泰山神君,神君终于许诺将我名字收录在人的名册里,可以按规矩投生,15年后可以和相公重续前缘,永为夫妻。不知相公能不能不另娶他妻,专情以待。”
尤琛听后连连答应。两人相拥而泣,依依惜别。自此,尤琛做官再也没有之前那么贤明,甚至还被革了职,打道回府。时间一天天过去,尤琛始终孑然一身,但凡有人想为他做媒,总是被他严词拒绝。到四十多岁时,他们仍然形只影单。如此孤身一人,一晃就是十五年。
他的老师某学士,同情他一直单身,也想为他做媒。尤琛依旧婉言拒绝,但还是将实情告诉了老师。话语一出,触动了学士,他悟然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我堂兄女儿的缘分。我堂兄女儿出生已有15年,始终不会说话,但是可以提笔写字,只要有人提亲,就手写待尤郎三个字,尤郎不就是你吗?”说完,学士拉着尤琛就来到了堂兄家中,请他女儿出来相见。该女子隔着帘子写道:“紫丝囊是否仍在?”尤琛解下丝囊请她验明,小紫姑娘看完揭帘而出。于是,两人择日成婚。洞房那天,女子仰天一笑,倏然开口说话,不过,尤琛谈起既往我我之事,小紫姑娘已不曾记得。
读了人神之间的这段风流韵事,不知大家有何感慨。其实,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古籍中几乎是枚不胜举,人间有真情,仙界也不例外,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