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市场买鱼,通常都喜欢那些农民自捕自销的“抛溪仔”,在河溪水质非常好,鱼类资源也非常丰富的时候,农民用手抛网捕到的鱼儿,味道特别鲜美。可是,人们也注意到,有些在河溪抛网捕到的鱼儿,却会有一股儿淡淡的的煤油味。
这种“煤油鱼”是长期生活在严重污染的水中,受到了酚的污染,万万不能吃。一般来说,海鱼少会出现这种状况,养殖鱼一般水质控制得比较好,也不大容易被外界污水污染,河溪里的野生鱼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这些溪鱼为什么会有煤油味呢?
鱼身上之所以有“煤油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随着河溪周围的工厂越来越多,许多工厂没有采取净化措施,直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河流中,严重污染了水质,鱼类在这种污水中生存,不可避免沾染了污水中的化工成分,其中酚类化合物被鱼类吸收,久而久之鱼儿身上就有一股煤油味。
含酚的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厂、树脂厂、塑料厂、合成纤维厂、炼油厂和焦化厂等,这些化工企业是水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可通过与皮肤、粘膜接触,不经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致使细胞破坏并失去活力,也可通过口腔侵入人体,造成细胞损伤。高浓度的酚液能使蛋白质凝固,并能继续向体内渗透,引起深部组织损伤,坏死乃至全身中毒,即使是低浓度的酚液也可使蛋白质变性。
受到酚类化合物侵蚀的鱼儿,鱼身上的煤油味,并凭嗅觉一般是很难闻出来的。不过,大多形体会发生变化。购买时,如果鱼头、鱼尾比例太大或者太小,或者发生畸形的鱼类都不要买,鱼眼突出,鱼鳃不整齐,鳞片零乱脱落,没有正常光泽,鱼的体色过于黄或者尾部发青的也不要买。人体如果长期进食被酚污染的鱼儿,就会引起慢性中毒,出现贫血、头昏、记忆力衰退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的疾病,严重的会致癌,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