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一财网”上了解到,2月28日起,中国国债正式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GBI-EM Global Diversified Index),全部纳入工作将在10个月内分步完成。市场预计此次入“摩”可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超过2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至此,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较大的债券指数彭博、富时罗素和摩根大通,都已将中国债券纳入其相关指数。
央行数据统计,2020年1月份,境外机构共达成现券交易超5570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增加17.4%。2020年1月份,境外机构共达成现券交易超5570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增加17.4%;1月份,境外机构净买入量近55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12月增加2.5倍。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投资我国债市的境外机构已遍布亚洲、美洲、欧洲、澳洲等全球各地区。接近央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中国目前引入的境外投资者绝大多数是中长期投资者,不会太在意短期的收益率波动,更看重的是全球资产配置,获得相对综合的收益。中国债券跟全球其他发达市场债券相比,抗风险能力以及收益率都有一定的优势,绝对收益还是有吸引力的。”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引发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全球投资者进入“避险模式”。此时,中国国债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指数稳固了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的信心。
更长远来看,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指数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利于全球投资者更合理地配置债券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