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州的朋友来汕游玩,约定走了一圈小公园,然后一路徒步来到中山公园。公园里的牌楼、九曲桥和梅花岩,与小公园的六角亭、南生大楼一样,都是旧汕头埠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汕头这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
从月眉桥走进公园,走过榕树下,在玉鉴湖的茶楼饱餐一顿,午后便开始在园中溜达。走过蛇山龟山九曲桥和星山,来到了雅称为梅花岩的假山中。作为东道主,在“朝曦洞”前,自然免不了要提起这幅隐蔽了半个多世纪的“汕头商埠图”。15年前的仲春,公园管理方再次对这座假山进行修缮时,无意间在洞口发现了一块牌匾,接着又发现“朝曦洞”3个字,再之,在洞内壁口一周,竟然发现了绿树、海鸥、渔船等一些彩色图案。及后,这幅精美的彩色图案终于尽然呈现在人们眼前:浮雕环绕洞口石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从石壁彩图上,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当年气派十足的商会馆、亲切熟悉的钟楼、久违了的旧电船、神秘庄严的领事馆、蜿蜒伸展的老式火车道……更令人称奇的是,在火车道的东侧,绘画者还别出心裁地设想出一条跨海的高压电线杆,线条虽纤细,却丝毫毕现。
当年发现这幅“汕头的敦煌壁画”时,曾经引起汕头市民的轰动,开放首日,进园市民便达2万多人;一大早,壁画前约5平方米大的空地顿时挤满市民。及后再来到这里时,这幅精美的彩色图案倏忽不见了。那时候还怀疑是否又被人为覆盖了。过了一段时间,又见到了,不过,已经是重新描绘的。就如眼下见到的一样,图案虽然修旧如旧,然而太艳丽了。或许,过了三五年后就能瞒得过去。曾有专家介绍过,这幅彩图体现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期,汕头作为当年国内开埠最早的港口城市繁盛一时的景象。彩图的雕塑手法,采用的是造诣颇深的水泥浮雕,加上矿彩而成,基本与敦煌壁画相一致,对研究汕头的人文历史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观摩完洞中藏着的“奇珍异宝”之后,以为朋友会悠然离开山洞,漫步而出。没想到,他们居然来劲,非要攀上了这座奇岩怪石的假山不可。儿时来到公园时,曾无数次在随处可见的阶梯间玩耍嬉闹过,年龄渐渐变大,自然也就少有光临了。这座假山始建于1931年,较之小公园亭还早些,历时6年至1936年才完工。山上的石料,有些是向供应商购买的,有些还是直接到惠来靖海及潮阳开采的。在朝曦洞右侧的台阶旁,见到一柱仿似元阳石的海石,一看就与靖海客鸟尾的石头一个模样。
大家前呼后拥拾台阶绕着而上,感觉竟然颇为有趣。假山共4层,每层均由形态各异的石头砌成布局不同的山洞。第二层的大山洞中,居然砌有一座大石床,有人蜷屈着身子挤躺在上面午休;第三层的山洞砌成一个小书房,两对水磨的桌椅紧贴着洞壁;在洞中迂回绕行,总的印象,就是怪石嶙峋,洞中有洞。登上最高层,中间是一座中国式揉合东南亚风格的凉亭,亭子的四周很少见到底下那些海石或蜡石,都是用混凝土塑成的假山石,形状各异;绕凉亭一圈,南边的下面有亭有湖,西边的下面蜡石与海石错落,北边的几株大树十分茂盛,苍翠的树叶完全遮挡了视野,东北边两座小亭在山石丛中相邻而立,东边隔着一泓湖水的就是潮汕唯一的动物园。数一数,假山上上下下共有六座亭子和几座小石拱桥。据说,诸如这样的假山建筑,全国很多城市的公园都不会有这样的气派,即使是在故宫御花园或者苏州园林见到的假山,仍然稍为逊之。
这座作为岭南园林建筑精粹的假山,建成至今已有88年了。尽管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依旧光彩照人,在小公园开埠区修缮一新,引来无数游客驻足观看的今天,这座与之同样饱经苍桑的假山,这般宏大,这般险峻,这般深幽,这般奇特,肯定会为汕头这个百载商埠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