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电视频道上曾经播放过一部《皇上二大爷》的连续剧,其中有一个情节,印象极其深刻,儿子要把母亲送进养老阁享清福,孙女死活不肯,想方设法把奶奶带走。剧中的那个养老阁,可不是现在的养老院,也并非老人公寓,而是一个没有砌门的空坟墓。把家中的老人送到这里,也就是亲手把老人活埋。
对历史不太了解的年轻人,还以为这样的养老阁是电视剧里杜撰的。古时候,有一句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的人普遍寿命都很短,能到70岁非常难得。按理说,老人们操劳了一生,本就该好好享受了,然而,谁会想像得到,活到了这般岁数,会被自己的儿女当成累赘而亲手送进养老阁。
在古代,人们认为七十岁之后如果还活着,度过的每一天都会折损后辈的福气寿命。那个时候,当老人过七十岁大寿的时候,便是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吃过寿面,换上寿衣,趟进棺材里,让家里晚辈子孙抬到养老阁,住进里头,独自在活死人墓里度过最后的一百日。
在养老阁的百日里,家里的晚辈可真是尽了孝道,天天送来大鱼大肉,让他吃好的、喝好的,算是让先辈再尝尝世间的美味。家里人每每送上一顿饭,就会在门口砌上一块砖头。百日到了时,养老阁原本敞开的门洞刚好将被一百块砖头填满,墓里头的老人家只能躺回事先抬来的棺材里,从此家人便不再光顾,老人也就在养老阁里活活饿死,了此残生。
也许大家都会发问,难道蹲在养老阁里的老人就甘愿面缚舆榇?不甘不愿又能如何!我国古代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甚至有的地方还将它定为了一项制度。他们认为老人年过七十不进养老阁,会影响子孙的……就算有人不愿意将老人送到那里,也会有人逼着他们那样做。在这样的制度中,养老阁名为老人养老的好风俗,事实是将老人活活饿死,之后再进行掩埋。如果老人顾自跑出养老阁,就会被称为“墓虎”,是不吉利的象征,被抓住后,会被族里人活活烧死或者立刻将墓门封死,这样便可以将“墓虎”消灭,将不吉利扫除。
这样的养老阁真的让人不寒而栗,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封建糟粕。还好,这个养老阁的封建陋习,在明朝的时候就被废除了。虽然当时某些天高皇帝远的偏远村部落还是有在执行,所幸的是,来到现在这个文明社会,已经没有这种不人道的事情发生。
现在的养老院并非过去的养老阁,然而,很多晩辈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后,自此再也不闻不问。即使有的老人没进养老院,也是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及至有的空巢老人死在家中,子孙也不知不觉,直至腐臭的味道传出时才被人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便有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言,不管大家如何理解,孝敬长辈是一个社会的责任,《孔子家语》中也说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我们这些逐渐上了岁数的人来说,我们需要的,当然不是养老阁,也不是养老院里的佳肴,而是晚辈及至全社会的呵护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