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是四季常绿的亚热带水果树,潮汕大地上,农家的村前屋后,山野坡地常有栽培,并且已成为城镇常见的庭院果木。这种果树基本上用不着花费精力管理,春天花开满树,夏天硕果累累,果实色泽金黄、光洁耀眼,是著名的“岭南佳果”之一,素有“果中之宝”之称。
现在这个时候,荔枝刚刚吃完,龙眼还没上市,黄皮这种特殊的水果便在两者的夹缝之间成熟了。果实椭圆形,果皮淡黄至橘黄色,果肉呈半透明乳白色,汁液丰富,酸甜可口,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一般人都知道黄皮可帮助消化,民间有一句谚语叫“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其实,黄皮还有一大功效,荔枝、龙眼吃多了就上火,黄皮果性凉,能清热解毒,恰好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功效甚好,正如民间评价的一样,它是"正气"水果。
黄皮有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口渴或感到头痛不适时,嚼几粒黄皮果,不但生津、止渴,还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黄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药用价值,是一种保健功效十分明显的健康水果,但这种水果在成熟以后保鲜期特别短。自古以来,潮汕民间就有用黄皮果洗净去核,盐渍、晒胚、蒸熟,再掺入白糖、甘草末、香料,反复蒸晒而成黄皮豉的传统,以便保存和随时食用。黄皮被加工成黄皮豉后,与老药桔、老香黄一起,享有“潮州三宝”的美名而闻名遐迩。《潮汕百科全书》中有载:黄皮豉于明代起就与潮汕其他珍贵蜜饯、凉果一起作为地方官员遴选的“潮式贡品”献给朝廷。
黄皮豉是潮汕特产凉果之一,一般家庭想要把新鲜的黄皮果加工成蜜饯黄皮豉也不难。将黃皮买回家后,去枝留果,挑选好的,用清水洗净,撒进适量的盐分,搁置在筛子上滤去水分。然后放到锅里隔水蒸熟。蒸的过程中,黄皮受热时果子的核会像母鸡生蛋一样慢慢地吐出来。注意不要蒸太久,不然,将黄皮果肉的水分蒸干,黄皮豉也就做不成了。蒸熟的黄皮果晾冷后,用手将尚未吐核的果实挤出来,即使逼出果肉也不用怕。用盆子盛起来,按照自己的口味,撒入一定比例的白糖,可以从2:1到1:1的比例配比,腌制一个小时左右,再倒入锅里小火慢慢熬煮。熬煮的过程,有些许酷似烹调潮汕的糕烧蕃薯,但不能搞成反砂芋。整个熬煮过程用不着加水,糖加热便熔解成浆,要控制好火候,炉火稍微过热就会烤焦,一直不温不火,熬到糖浆粘稠不结晶为止,自家秘制的蜜饯黄皮豉便大功告成。
自己制作的蜜饯黄皮豉用密封的玻璃瓶装好,置之冰箱中久藏不坏,可随时取出食用,口含咀嚼,开水冲服及至当作早餐的伴菜均可。久藏的黄皮豉味道甘酸浓郁,有驱风去瘀、止咳消痰、健脾开胃、生津去积、解酒的功能,是居家的必备用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