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上读到了一则“乌鸦向鱼贩讨鱼”的趣闻,在印度一个小城卡利卡特,有一个名马吉德的鱼贩,近段时间以来,一只乌鸦每一天总会向他讨要一条鱼,不仅从来不付账,而且很挑剔,总是挑肥拣瘦,只有马吉德拿出大鱼伺候它,它才会心满意足离开。久而久之,乌鸦居然成了马吉德的常客。有趣的是,这只乌鸦虽然挑剔,但从来不偷鱼。
从这只讨鱼吃的乌鸦,引起了一连串的联想和诸多感慨。
人是地球上最灵性的生物,三界之中,惟人最灵。其实,动物也不乏灵性。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乌鸦的智慧。有人曾发现,乌鸦会叼着一个核桃,飞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扔下,然后飞下来吃摔碎的核桃仁。人们还发现,乌鸦会在红灯时,将坚果放在车轮前,待到绿灯车子开走后,再飞下来吃压碎的果仁。研究发现,乌鸦还会利用小树枝、叶子等东西,制作成精巧的工具,用于捕食猎物。
由于乌鸦通身乌黑,长的不好看,叫声也很难听,而且还能够感知快死去的人,会向死人的地方聚集,在民间总被认为是不祥之鸟。民间最禁忌的,就是遇见乌鸦。如果乌鸦当头鸣叫,那便是灾祸发生的预兆;谚语中就有“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老鸦叫,祸事到”等。
客观事实的存在,并不是以人的爱恶为转移的。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成见,这种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映像发生了变化,然而,这种事物的本质依然如旧,一点儿也没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人们的印象而已。何况,同一种事物,在不同成见的人群中就有不同的映像。并非所有的人都厌恶乌鸦,我国许多民族古时候都十分崇拜乌鸦,还把乌鸦当成一种神鸟。对乌鸦崇拜比较早的满族人,他们的吉祥鸟不是凤凰而是乌鸦。满族人认为,乌鸦有五德:反哺、长生、多智、警示、无二过。事实上,乌鸦非常聪明,在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排行榜上,乌鸦高居第六位,仅次于人类、黑猩猩、海豚、大象和章鱼。
不仅仅是乌鸦,还有猫、狗、狐狸、黄鼠狼等诸多动物,我们越是了解它们的能力,它们就越显得惊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与人类共存的动物就有200多万种。千百年来,它们凭借各种奇特的本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它们身上,既体现了人类的某些灵性,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又具有许多人类尚且没有具备的本事,有不少还是人类力所不能及的,甚至是人类的榜样。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