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天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这一天过父亲节,感恩父亲。提起父亲节,最先想到的,就是年轻时读过的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公元厂时,同厂的一位工友用黑白胶卷拍摄的得奖作品《父亲的背影》。
朱自清在这篇散文写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们都是在父亲的抚爱中慢慢长大的。每一个人都一样,小的时候,父亲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走,父亲那么高大,宽宽的肩膀,显得非常威猛,犹如一座大山,只要能看见他的背影,什么也不怕。父亲的背影,总是当儿子的心中的偶像。有了他,就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就不会迷失方向。
父亲的背影,总是儿子一生追寻的方向;父亲的背影,总是儿子一生最美的风景;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的背影,总会被儿子一直珍藏在记忆深处。因为,父亲的背影里凝聚着父亲伟大的爱。小时候,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那是我们关于父亲的全部记忆,家庭的重担让他总是很忙碌。我们总希望路能够长快一点,跟随父亲的背影,追上父亲的脚步,帮帮父亲挑一挑重担,与父亲同走一段路。
随着岁月的推移,父亲的背影对我们的影响更是与日俱增。生活中,父亲的背影总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父亲的背影是毅力、是信念、是坚强、是不屈,使当上了父亲的自己从父爱里感受到了家庭重担的负荷和父爱的重要,开始学会像父亲一样为自己这个家规划绚丽的未来。
随着时光的慢慢流逝,父亲那庞大的身影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就像当年公元厂的小伙子全南海拍摄出来的《父亲的背影》一样,父亲佝偻着身子,光着脊梁,裸着背,瘦弱的身躯却挑起了比体重重得多的担子,在山坡上艰难跋涉……这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使人领悟到,父亲走不了几步,肯定又得停下来,将肩上的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再走不了几步,又得从右肩换到左肩。是的,父亲虽然十分平凡,却肩负着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在儿子的心中总是难以忘怀。
随着时间的持续消耗,人到中年的自己成了心目中那个父亲的模样。正企盼着……小时候那么高大魁梧的父亲,忽然之间竟被我们超越了;一日又一日,父亲的背影日复一日地瘦弱起来,不再那么迷人了。原来,在生命的轮回里,所有的衰老都是无声无息的,而我们的父亲,总是因为操劳过度,衰老的更快了。有一天,父亲还是背对着我们,向前走着,忽然不见了,父亲的背影永远消失了,永远见不到了。
这就是我们的父亲,曾经那个高大魁梧的他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背影既有几分蹒跚却又似是依然坚定,他无怨无悔地把一生中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空手而来赤手而去,在岁月的尽头终成云烟。这时候,我们才会明白,每个父亲都不可能完美,但他们爱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重蹈父亲的步履,一步步走向西天的大门。不过,现在我们已经领悟到了:父爱,就要如同父亲的背影一般,是那样的顶天立地,那样的铁骨柔情,那样的粗犷中饱含着细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