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曾经拥有的“橡胶梦”

(2019-06-12 17:03:54)
标签:

杂谈

      亲爱的海南知青朋友们,你们可曾回过自己的第二故乡?跨越海峡,驶上高速公路,出现在眼前的,是接连不断的绿色橡胶林,一片又一片,看不到一根杂树。一棵棵粗粗壮壮的树干,或临崖傍溪,或散落山腰,瘦瘦细细的树桠上郁郁葱葱,一连片根深叶茂,凛然豪迈与悠悠的山水相连,大有顶天立地之气概。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离开琼崖后,时至今日已近半个世纪,海南到处都可见的橡胶林,时常浮现在眼前。绿色的树冠如同绿色的大氅一般,轻柔地披撒在广袤的山坡上,漫山遍野。记忆中那么熟悉的橡胶树,就是这么伟岸而坚韧,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不曾忘却自己的第二故乡,大多又在八九十年代、新纪年之后及至不久前一再重返“第二故乡”。当大巴依着山势在绿色的青山中蜿蜒而行时,公路两边山上满是一层层人工开垦的台地,从山脚到山顶,箐沟之间,长满了无边无际、排列整齐的橡胶林,高耸挺立,像一道道绿色屏障,令人叹为观止。每每到了高处,看到的胶林,一棵树的树冠连着另一棵树,山风吹过,整个胶林籁籁作响,竟像一片涌动的绿潮。

      橡胶树为大戟科多年生乔木,是一种典型的热带雨林树种,因其每一小根叶柄上总是着生三瓣叶片,被我们俗称为“三蓬叶”。这种大自然的绿色精灵,人类的绿色神话,献给人类雪白晶亮的乳汁,哺育了人类现代文明。白色乳汁里流淌着的传奇故事,是人类现代文明大厦的支柱,人类现代文明的生命线。没有橡胶,就没有与现代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诸多兴旺发达的行业。

      目前,世界上每年需要天然橡胶600万吨,年产量也达到600万吨。我国自引入天然橡胶至今,已经有110多年的产业历史,橡胶生产的真正历史是从1952年开始。60多年以来,我国天然橡胶种植业的发展,经历了艰难与波折,整体上产量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到目前,种植橡胶面积已超过1700万亩,年产干胶愈80万吨,种植面积与产胶量均居世界第四位,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国,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天然橡胶产业体系。海南省的天然橡胶面积达560万亩,年产干胶31.3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59%和总产量的56%以上。其中,海南农垦拥有胶园370多万亩,年产干胶2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8%和41%。天然橡胶已成为海南的重要产业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南已成为新中国大规模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成功典范。

       一部海南农垦的历史,就是新中国建设天然橡胶基地的历史,更是一代代农垦人接续奋斗的历史。其中,离不开我们知识青年的一份付出,包括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在人类的创业史上,大山常常是开拓者的根基和立足点。有大山,就会有人从外面走进来,也会有人从大山中走出去。我们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兵团时期走进海南大山里的,诗意的青春,浪漫的年华,全部托付给了有如海洋深广的橡胶林。那个时候,海南的许多山野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气候恶劣,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缺医少药。当地山民大多还沿袭着刀耕火种的方式。在当时,我们也像当地山民一样,凭着一把大刀,一杠锄头,还有一支钢钎,一把铁锤,不过,我们采用的是“大会战”这种大兵团作战的生产形式,各团组织各连队按区域划分,在人迹罕至的原始热带雨林里,砍荒凉,炸顽石,修山头、挖大穴,少者数百人,多则数千人。劳作中,恐怖的瘴疠、疟疾、山蚂蝗、马蜂、毒蛇等像幽灵一样威胁着我们脆弱的生命。我们用生命、意志、汗水与严酷的大自然抗争,改写大自然的风貌,掀起了中国橡胶垦殖史上又一次大发展的高潮,铸就了连绵数百万亩的胶林田园,尽管保存率不足30%,仍然在农垦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年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有生之年,我们欣然的看到了,作为战略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已经建成海南、云南、广东三大天然橡胶优势种植区域,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政治效益为一体,既能安排农村人口就业,促进边远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又是一个生态环保型的新型产业。现在海南农垦系统的天然橡胶生产,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研发推广体系,形成农场化、集团化和产业化,建立起统一的交易市场,实现天然橡胶交易电子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