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的5月,正值相思树开花时节,礐石焰峰北部三面环山的梦之谷,一株株相思树相继开花,远望满树尽带黄金甲,黄灿灿一片;近看毛茸茸的小黄花,一朵朵,一串串,密匝匝的花团锦簇,成了山野间最亮丽的色彩。
今天上午乘渡轮过礐石海,刚刚擦身原英国领事馆,循着蜿蜒的龙珠路欲登海关顶,便碰到凌雨潇潇。撑伞走过塔山景区,走过桃花涧,走过龙泉洞,沿着陡峭的石阶步步高登,来到了梦之谷的寻梦台。一路上,山道两侧的各种树木在冽冽山风中摇曳,连石阶边的乌毛蕨也颤颤抖抖。从山腰至山顶,连绵不断遍布着的相思树,郁郁葱葱的枝干上,那眉毛状绿叶间的小黄球挨挨挤挤,花与花相连,枝与枝相碰,如同金黄色的粉团拥簇在一起,一树一树的金黄金黄,一树一树的璀璨夺目。没见过这样的花团锦簇,没见过这样的引人瞩目,由不得让人在仰望中惊叹。
山道边低垂的枝丫,那些已经凋谢了的绒花,虽然未曾掉落,却经受不了烈日暴晒,变得枯萎,那些刚刚绽放的,像小球般黄灿灿的花朵也被大雨淋得耷拉在一起。走近旁边仔细端详,仍然还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清香。为了拍摄,舍弃手中那把遮雨的红伞,沐着雨水,流连于树丛下,闻着花香,踮起脚尖抬头凝望,惬意而又悠闲地寻觅着,心中那般,惊喜状,如同梦里寻他千百度。
在相思树成林的梦之谷,一阵阵山风悠悠吹过,这些散发着芳香的黄色花蕊,在雨中像是一个个舞动的精灵,飞起,旋转,散落。山岚蒙蒙,山道弯弯,小花飘飘,落英点点。恍惚间,好似在人间仙境间朝着登天阶梯攀进。朝脚下瞧,毛茸茸的小花星星点点,洒落于地,重重叠叠布满台阶。不知觉中,石阶上宛如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绒毯,凄美动人,满眼相思意。
相思树,别名香丝树、台湾相思树,树形宽大,枝干张扬,既抗风又耐旱;根部分化非常多,能够守护着一方水土。眼下正是开花最集中的时候,一串串相思花连着枝叶,黄花绿叶相依相偎,布满树冠,远看树顶黄色一片,像是树梢铺上一块黄色的彩缎,极为壮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思树作为常绿乔木,凭借耐旱、耐瘠的优点,成为礐石荒山造林最主要的绿化树种。世人所知,相思树里蕴藏的“相思”,自古以来就影响至深。然而,梦之谷的相思树,与古文中提到的相思树大不相同。很多人以为相思树就会结出“红豆”的相思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雨还在下,并且越下越大,似乎没有止住的打算。撑伞前行,尽管浑身都淋湿了,依然在梦之谷上穿梭。梦之谷相思树上的结实,并不是古时最相思的红豆;古典诗词提及的相思树,与梦之谷相思树的树种也迥然不同;梦之谷的相思树,只会结出其貌不扬的扁扁种子。尽管如此,行走在曾经记载着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记者萧乾先生一段难忘爱情经历的梦之谷中,在相思雨潇潇飘落最美的时刻与之偶遇,仍然使人魂牵梦萦,为之神倾。金黄色绒花短暂生命绚丽的时刻是那么美:原来,貌不起眼的相思花也可以这么浪漫,难怪石阶边的小草和不知名的小花,在濛濛烟雨中,都不敢与相思雨争宠,真想时光定格在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