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植物学上,有时候,人们的命名仅仅是微妙之差,两种植物,相似的名称却相去甚远。我们南方人经常见到的红果仔,又名“巴西红果”,可它不是红果。红果是山里红,又叫山楂;红果仔原先是泊来品,有些十分好听的名字,叫做“番樱桃”、“棱果蒲桃”等。
谈到红果仔,很多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可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桃金娘科的植物,枝条很细,叶子很普通,枝叶幼嫩时呈红色,叶子上面有无数透明油点,摘一片对着太阳从底下看就能看见。早春时节,叶腋间开出带有香味的乳白色小花,花柄特别纤细;春夏之交开始,也是在叶腋间,结出令人惊艳的球形浆果,上面有8条均匀分布的棱,果柄也特别纤细,初时嫩绿,逐渐透黄,成熟时深红色,红彤彤的挂满枝头,看起来像小小的灯笼,煞是惹人喜欢。
这种颜色鲜艳的野果,个子不大,不仅样子长得典雅可爱,而且可以食用,富含营养,味道甜中捎带涩味,很开胃,也可制成果酱、果冻,是观赏食用两相宜的重要植物之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相比于其他野果而言,价格自然显得略贵。
十来年前,尚未退休时,曾经在晚报当过《花鸟鱼虫》的版面编辑,当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通讯员送来一盆红果仔盆景,这种热带地区的常见植物,树型优美,叶色浓绿,四季常青,果实形状奇特,色泽美观, 十分适宜作为盆栽观赏花木。可惜,当时它尚未开根,发了一两桩嫩芽后便蔫了。为了这桩事,曾经内疚了好久。
六七年前,一家四代自驾车到毗邻牛田洋一天港的农家宴吃青蟹。席间,不仅牛田洋青蟹和一款叫苦刺心的野菜留下了深刻印象;席后到田间采摘圣女果时,在养鸭的沟渠边发现一株野生的红果仔,更是撩动心弦。这株红果仔足足有屋脊般高,长得蓬蓬勃勃,当时恰是“五一”假期,它边开花边结果,满树白闪闪的花朵夹杂着娇艳欲滴的殷红小果,地上也掉落了不少晶莹剔透的熟果,甚为惹人。本来,心想倘若邻近有一把锯子,一定截几段枝形优美的茎干带回家扦插,了却一番心愿。找不到,只得捡些果籽带回来播种。
还算幸运,果籽入土不久便伸根发芽,出落得亭亭玉立。分盆栽植,弄了几缽,翌年始便在春寒料峭时盆盆白花灼灼,可惜就是不结果。以为阳台盆栽,没有蜜蜂光临,只开花,没授粉,不结果。今年开春,依然花开满树,出乎意料的是,惊蛰时节便陆续结出了一颗颗嫩绿的小果。于是顿悟,原来蚊子也是可以授粉的。刚刚进入谷雨时节,这些小灯笼般的果实便逐渐转黄变红了,一盏盏悬吊枝头,光鲜亮丽,极为美观,煞是诱人。这时,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粤语中的一首儿歌:红果仔,番樱桃,五月树上结灯笼。灯笼仔,红又红,好似天上太阳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