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了微信群真好,彼此之间的距离不仅缩短了,而且变得更加亲密了。我们无时不刻都可以聊天,直聊得不亦乐乎,仿佛自己年轻了许多。今天在小学的同学群中,好几位童年时在共和幼儿园就读的小伙伴,就因为一幅昔年的毕业照,聊得十分开心。
对于儿时的往事,我能够记起的几个人,不是有些许亲戚关系,就是后来成了同窗。不过,知道大家都是崎碌片联兴里至新兴街一带的邻居。印象最深的,倒是两三桩事。一是自己年龄还没到,便跟着姐姐一起去读小小班,上学放学还得保姆侍候着;一是下课时要拉疤疤,老师即刻把我带进了女厕里,那时候,人蹲在厕位上,眼睛却盯住了女孩子的小屁屁,非常好奇;一是每逢周未,放学时每人总有一小包糖果饼干,拿回家,总向弟妹炫耀,让弟妹好不垂涎,却未曾给他们分一杯羮。
我的双重亲戚且又是小学同窗的阿伟,从小到大没什么变化,只是变老而已。他尽管对幼儿园的情况没什么印象,但谈起60多年前的轶趣,仍然直言不讳地说,当时读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是说父母都是双职户,也不是人人家境都好,而是父母要你去,你就不得不去。要不是阿华提供了一张当年的毕业照,还不知道我们是在一起的小朋友。当然,阿伟提到的阿华,大家都一致公认她是记忆力最好的,而且非常精灵。
小学时,阿华与我虽然是同级,却是隔邻班的,了解并不很多。只知道,她的母亲是教师,她也从事教育事业。聊起来,她不仅一个个都可以认出来,叫出名字,还知道他们幼儿时许多事情。那时候,幼儿园大楼前有一座秋千,她特喜欢去荡,荡得越高越兴奋,而旁边的男孩子看了却胆怯。她还记得,一个叫小妮的,现在厦门,小时候较胖,长得也挺好看,印象最深的,就是膝盖有一块红斑,一不小心磕到,就会流血。只要她每想起幼儿园的事,就会记挂起小妮的膝盖,不知道现在怎样。
当大家齐口同声称赞阿华的时候,她这个为人师表的,居然毫不掩饰的道出了幼儿时的缺点:“我从小就是个捣蛋鬼,关厕所、面壁都是常有的事,可是多少次我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因为不懂事,所以犯错是常有的。读一年级也经常被老师敲桌面,大概读到小学四年级,才懂得应该怎么做,真是大傻瓜一个。”
我们这些小时候的伙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都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娃娃变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相貌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尤其是从幼儿到成年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质上会发生变化,长相会变得更成熟,五官会变得深邃。不过,由于每一个人都秉承了父母之血脉与灵气,容貌是与生俱来的,五官大部分基本上是变化不大的,也就是说,容貌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大家见到了儿时的照片,彼此感觉都依旧熟悉,没有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得陌生。也就是这样,人活了大半辈子,幼儿时的小伙伴依然相知相识,幼儿时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当聊起既往时,那谈不尽的思念之情,那道不完的儿时轶趣,那扯不断的人生艰辛,那诉不够的儿女情长,还能给年迈的自己留下许多人生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