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踏上己亥年的岁朝,南粤大地便变得十分暖和,阳台上的几株红果仔,又适时的在冒出了红嫩嫩芽叶的同时,相继绽放出满树白闪闪的花朵。这几天天又遇冷,它们依然花开不败,人见人爱,大有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欣喜,不醉花前为谁醉的感慨。
红果仔有一个非常雅听的名字,叫番樱桃,也有人叫巴西红果,不过,不能与红果混同,红果可是山里红,也就是山楂的学名。红果仔的名字,相比于番樱桃,尽管比较土俗,却并非平庸。这种小乔木树型优美,叶色浓绿,四季常青;果实形状奇特,色泽美观,
味道鲜美,是观赏、食用两相宜的优良花木。在我国,仅有少量栽培,并且大部分都在岭南,因为它虽然喜肥,却不喜浓肥;生长需要充足阳光,却怕烈日曝晒;不适应低温环境,高温时却容易发生病虫害。
6年前的“五一”假期,我们一家四代人前往牛田洋相邻的天港吃青蟹时,无意中在一条沟渠旁发现了一株斜干虬枝的红果仔。别瞧它长在野地里,莽莽苍苍的,主干从堤岸向着水面一侧倾斜,有点儿临水式,但不下垂,茎干回首,枝条回抽,整体健硕沧桑,古朴嶙峋,潇洒飘逸,充满韵律和动感。枝叶丛中,绿、黄、橙红至红色的浆果累累,宛如无数红色的小灯笼点缀其间,色彩丰富、晶莹可爱。曾经听到一首叫《红果仔谣》的儿歌:“红果仔,番樱桃,五月树上结灯笼。灯笼仔,红又红,好似天上太阳公。”这种果子可以吃,摘了一颗,尝一尝,果肉多汁,稍带酸味,口感不错。红果仔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之外,人们还把它制作成糕点,或者制成果冻、果酱和果汁等,价格不菲。于是,在沟渠旁踮起脚尖,兴致盎然地采集了10多粒果子带回了家。
将这些红果仔晒干后,连核带肉种进了盆土里。不日之后,嫩芽破土而出,并且节节拔高。当它们长得有半尺高的时候,便分盆栽植。这些树苗,叶子从幼梢至成叶,叶色由红渐变为绿,色彩显得几分斑斓,株体显得枝叶繁茂。此后,每逢岁朝便开花,花白色,稍芳香,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花的形状与九里香相差不离,稍大朵些,花萼白里透亮,花芯也是白闪闪的,细长的芯尖还顶着一粒小小的黄球,玲珑可爱。到了初夏结果的时候,小灯笼般的果实有8棱,初时呈绿色,渐渐转黄变红,及后显得红彤彤的,上面颜色发亮,下面颜色较浅,几乎与灯笼无异。有趣的是,我们家盆栽的红果仔,不像野地里长的,边开花边结果,而是一年仅在岁朝开一次花。当满树白花绽放时,昆虫并没有前来授粉;好不容易长出几颗果实,青涩时,小鸟并不光顾,一旦红透,随即便被小鸟啄食了。
盆栽的红果仔,躯干依然遒劲虬曲,枝叶仍然郁郁葱葱,既有几分宛若天成的野性,又有几分缩龙成寸的塑造,让人赏心悦目。没想到,从野地里随意采摘来的红果仔种子,几经人工栽培,不改天生秉性而又不负所望,有的长得玲珑潇洒,有的长得苍健俊逸,气韵生动,情景相融,一株株都成了“立体的画、无声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