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们30多位原“公元”厂有机分厂的老工人一起,乘坐一辆大巴来到了饶平县钱东镇西部毗邻樟溪镇的樟园山庄,在葱茏清翠的果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日子。
尽管已经是霜降时节,南国的山区依然是万山葱茏,一片黛绿。走进庄园,一个个新近建成的凉亭就座落在果林间,十分怡人。亭阁的后头还座落着一幢幢小巧玲珑的别墅,一看就是一个专供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这个樟园山庄与相邻的绿岛山庄一样,前身是万山红农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接纳过大量的知识青年,在潮汕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
同事是缘分,老来情谊深。今天大家又相聚在一起,老同事们见一面,聚一聚,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当年,我们都是从永安街96号的公元老厂中走出来的。依稀记得,那时候,我们每一个“公元”工人都是骑着自行车上班,在这个公元印相纸和胶卷生产的发源地,那53间民宅构成的清一色的三层洋楼里,尽管通道狭窄,迂回曲折,黑暗阴森;当年那里可是人气鼎盛、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如果说,四永一升平是旧汕头商业繁荣的象征,那么永安街96号则称得上是我国感光材料的摇篮。走进厂区,登上每一道大白天都要亮着大灯的楼梯,不管是走进车间,来到天台的礼堂或者是漆黑而潮湿的仓库等处,每天都可以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就是在这样由民宅改造而成的厂区,我们与所有的每一个“公元人”一起,创造了多少辉煌。那时候,公元厂生产的黑白相纸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一半以上,每年产值利润达到几千万,成为令人羡慕的好企业,当时汕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嫁人要嫁公元人”。后来,我们又与所有的“公元人”一起,在市郊上岐大路村荒郊野岭的土地上建成了车间大楼整齐排列的现代化崭新厂区,经历了一段由小到大、由盛到衰的历程,见证了“公元”这个图腾式的符号,承载着公元人强国梦,创造多项奇迹,在中国民族工业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历史。时间似箭,日月如梭。尽管大家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依然精神矍铄,风韵犹存。时光飞逝,隔不断当年的情怀和岁月沧桑,也抹不掉心头那份难以忘却的永恒记忆。面对着一张张变得苍老的熟悉面孔,眼前又浮现起当年那相伴相护的蹉跎岁月。青山在,人未老,同事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往事如烟,温馨如昨。难得一次次的相聚,使我们重温那在一起的日子,回忆那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时光,再叙重逢的喜悦。
欢乐的时光无法永留,依恋的身影终将远去。相聚是短暂而又愉快的,在充满激情的聚会之后,互道珍重,又要分手了,好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一个微信群,友情的芬芳会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缕和煦的阳光。每天看看微信上的好文章,与微信中的老同事聊聊天,顺便给一个评论点赞,都已经是我们日常的必修功课了。微信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大家变得更加亲密了。以前一年都难得打上一两个电话,现在每天都要聊上几句;即使不是一年一度的聚会,在群里,大家每天都聊得不亦乐乎。通过微信,不但一些多年联系不到的老同事联系到了,而且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还有,微信上的各种养生知识、生活妙招,应有尽有,丰富多彩,使我们更体会到了“活到老要学到老”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