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舞台,每一个过客就是舞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颐养天年的我们,就要在人生的舞台上,继续努力做一个轻盈的舞者,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用生命尽情的舞动迟暮的年华,舞出自信,舞出风度,舞出矫健,舞出高雅,舞出属于生命神韵的风采。
在汕头市中山公园的玉鉴湖畔,有一个用木板搭建的低矮舞台,每天上午,总有一群上了岁数的中老年男女,身穿漂亮的维吾尔族民族服饰,在这里自娱自乐的跳起了热情豪放的新疆舞,在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的同时,也使自己融入了公园靓丽的风景中。
来到这里,舞台上人头涌动,舞台下人群熙集。一曲旋律明朗的维吾尔音乐响起,一个个舞者随之翩翩起舞,在维吾尔族服饰花花绿绿、红红青青的装扮下,如同色彩不断变幻的花朵在舞台上旋转。女人艳丽的裙摆像盛开的喇叭花,紧紧跟随和围绕着男士挺拔的身姿,飘摆的裙子辉映着女人艳丽的笑容,时而优雅,时而欢快。他们把愉悦写在脸上,把靓丽缀在身上,忘却了烦恼,忘却了年龄,抛开了疲惫,抛开了困忧,显得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如醉入迷,整个身心被热烈活泼的音乐所陶醉。
生活在海滨邹鲁的汕头人,居然能够像天山脚下的维吾尔族人一样,跳出颇有风韵的新疆舞蹈,还真是难能可贵。瞧,他们,尤其是那些女的,正扭动着头、肩、腰、臂及至脚趾,旋转快速,动作柔美,衔接自然。不管是各种舞蹈形式的旋转,变换动作前瞬间的膝部微颤,还是眼神的传神,以及动脖、弹指头、翻腕子等,维妙维肖的跳出了维吾尔族舞蹈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花帽。男的大都戴巴旦姆花帽和吐鲁番花等,颜色火红鲜艳、艳丽夺目,感觉庄重、古朴、大方;女的都很喜欢再尔花帽,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在这个生机勃勃,美仑美奂的氛围里,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不管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感受着生命的热情,抒写着生命的诗意,都葆有一颗年轻的心。
舞蹈是一种颐养心身的健康活动,既能使身体得到锻炼,促进友谊和交往,又能使精神放松,心理得到调整,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维吾尔族舞蹈尤其如此。在音乐熏陶下如痴如醉的他们,不需要借助任何道具,通过内心对舞蹈的感悟,凭借自己的身段、轮廓和线条,体现出千态百态的人体语言,展现了各式各样的舞姿和技巧,让人感受到其中韵味,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自己也提升了潜在的意识美、素养美。难怪大家都评价道:舞蹈是语言之母。世间能表达穿透人心情感的,除了语言文字,就是舞蹈了。舞蹈最能展现女人的气质、风姿、韵味、魅力,直接展示人体肢体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爱跳舞的女人,身姿健美,气质高雅,走路有独特的韵味,脚步像跳跃的琴键,和谐的节奏中富有柔柔的弹性,不失稳健,不失自信,没有年龄,放飞心灵,只要一动起来,就身心如水,清柔透亮,舞出风韵,舞出自信,舞出生命的灵动,舞出青春的靓丽。
舞蹈是用身体演绎的,来自于人的的内心。舞者,就是要舞出自己,舞出灵魂。对于来到这里跳舞的大妈大爷来说,因为有了这个舞台,使他们接触了舞蹈,和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大多数只是一时兴趣,想学舞蹈。其中不少人对于舞蹈还是陌生的,从小到大都没有真正接触过舞蹈。退休前,难得跳舞娱乐,每日脚步匆匆,记录的是一生的辛苦劳作。退休后,他们成了赋闲一代,只想通过跳舞娱乐来温润桑榆晚年的闲情逸趣。于是,一切从零开始。最难的是学动作,有时候注意了手上动作,脚下步伐全忘记了;有时候注意了脚下步伐,手上的动作又跟不上。自我感觉总是不协调,不连贯,不优美。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在这个舞台,通过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反复练习。从春天到秋天,一年过了又一年,他们和舞蹈日渐熟悉,舞技也越来越好,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旋转,都弥漫着浓浓的新疆舞艺术气息。正因为这样,他们每学会一个动作,每学会一支舞蹈,心里就溢满了喜悦和激动,觉得一切辛勤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今的他们,舞蹈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舞蹈的世界里,随着悠扬的乐曲,踩着节奏,忘掉一切红尘纷扰,尽情的投入,跳着属于自己的舞步,获取更多热爱生活的激情。在别人的眼光里,他们已经舞姿优美,神韵动人,可以走上舞台,穿上最美丽的衣裳,凭借迷人的风采,在灯光下翩翩起舞,美若桃李,艳若水晶。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只要能够舞动身姿,展现自我,尽情释怀,放飞心灵,就是最完美和最幸福的人。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我们这一代步入花甲之年的共和国同龄人,尽管生命的轨迹随着前尘往事的回忆与时推移,尽管岁月的冲刷使脸额褶皱、华发染霜,在淡然的岁月里,仍要拨弹着灵动的心弦,反复咏唱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绚丽意境。在桑榆暮景这个舞台上,不需要如雷的掌声,不需要完美的旋律,也不要将含饴弄孙的日子过得过于苍老寡淡;要用生命的余热点亮夕暮的时光,舞出优美舒展的风姿,绽放出动人心弦的瑰丽,演绎出一场咏赞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