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兵团知青联回访团一行,5月22日中午踏上了海南岛这个“第二故乡”,当天晚上和来自各地的知青团聚一堂;23日上午参加了农垦组织的芳华知青林植树活动,下午参加了农垦召开的知青回访大会,当天晚上接受了农垦的盛情宴请并观看了晚会演出;24日上午参观了农垦博物馆并参加了回访知青座谈会;尔后,急不及待的回访乌石农场,还在阳江农场过了一夜,25日踏上了海南岛西线的三天游活动。
在三天两夜的西线游中,第一天游览了乐东的龙沐湾,上了尖峰岭的天池,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登上尖峰岭揽胜,中午来到东方八所港走马观花观赏了海港码头等,在儋州又过了一夜;第三天上午浏览了海花岛和洋浦古盐田,中午在福山咖啡风情镇休憇片刻,下午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站的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此后便折回海口,过了一夜后,结束了海南的愉快行程。
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又名富力红树湾湿地公园,坐落于紧邻海口的澄迈县,位于海口环岛高速西线573公里,距离海口市中心仅有30分钟车程,有人称它为“海口的后花园”。这里依托2200亩红树林珍稀生态区域,以生态和谐为主题,形成一个集科普、环保、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4A级生态休闲景观。红树湾周边拥享韵味独特的西班牙异域风情建筑,还有专属度假屋、游艇会、五星级酒店等国际化度假配套。这些新颖的建筑物,大量运用优美的拱廊与拱形门窗、筒瓦和别致的檐角、优雅的雕花铁艺等元素,以宽松的舒适生活尺度营造浓烈的异域风情,给人以明快的色彩感和空间层次感。
站在湿地公园的围墙外,海风吹拂,浪绿林翠。举目远望,广袤无垠的绿海中,显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这些红树林长得枝繁叶茂,高低有致,色彩层次分明。只见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海风拂过碧绿的树冠,海浪拍打着绵密的根系,一棵棵红树密密匝匝,飘逸潇洒,树皮呈红褐色,树叶墨绿,风姿绰约,亭亭而立,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挺美的。
面对着一整片两千多亩蔚为壮观的红树林,想当年来到海南屯垦戍边时,整天在山里割胶、开荒、砍芭,直到离开海南,还没有见到过红树林海滩。眼前的红树林,其实并非红色,而是一片郁郁葱葱,之所以命名为红,是由于树皮中富含单宁酸,单宁酸暴露于空气中会氧化成红色。倘若能够深入到了红树林的腹地,可见在密林深处的海滩上,有着一些弯弯曲曲的小溪,在一些潮水未浸到的滩涂,红树植物那如化石般嶙峋虬劲的枝干,支根十分繁多,盘根错节,东弯西曲,一棵树上有时可以挂下数百条气根,纵横拱形交叉在一起,直插在泥土里。这些支根不仅能支撑树冠,而且本身还具有吸收氧气的功能。支柱根的表皮有皮孔。里面有相互通联的孔隙。红树的地下根通过气生根得到正常的气体交换,而不致于在淤泥中窒息死亡。全世界的红树林有24科82种,其中16种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海南的红树林群落,是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为了方便大家观赏,富力红树湾修建了一道4.2公里长的原木栈道,步行游览,便可尽览一望无际的“水上森林”,走进红树林,不仅可以让湿地丰润的空气滋养心肺,释放身心的疲惫,还可以感悟红树坚韧不拔的旺盛生命力。大概是天气过热,或者导游只是让我们在大门外观景,大家倒也不太热衷于走进红树林,而是光顾着拍照、合影留念,然后就急急钻进了空调车里。不过,透过公园门口蓊蓊郁郁的树丛,仍可见到树根盘错的红树林根植于水底淤泥之中,绿叶繁密,充满生机。
在海南岛荒山野岭中摸爬滚打的过来人,什么样的热带植物没见过?可是,我们却很少见过胎生的树木。生长在富力红树湾的红树林,就像哺乳动物一样,是胎生的。这种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垂直下坠,幼根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红树创造生命的这一系列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嫓美。
在海南岛,红树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水中有树,树中有水,红树林防风消浪,护岸护堤,调节气候,栖息群鸟,荫庇游鱼。在游客眼中,是鱼鸟共戏的海上森林;在当地人眼中,是世世代代生养一方的金山银山;而在专家学者眼中,则是天赐海南的宝贵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保护着海岸线不被海水侵蚀,还为候鸟提供天然的栖息地,孕育着大量的鱼虾资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对海南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