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上午,我们几个大老爷们随同汕头市“女三胞”联谊会的近百名会员,分乘两辆大巴,来到了普宁市南溪镇,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休闲一天游。南溪江游船这条线路,是今年年初刚刚开辟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我们上午先是参观历史悠久的南岩古寺,午后才来到素有“潮汕水乡”之称的南溪镇,在大港码头坐上江南水乡特有的乌篷船,一路缓缓前行,游览了依然拥有原生态自然景观的南溪内河。
来到用竹篷搭起来的简陋码头时,20多艘剪影式乌篷船正静静地泊在水面,我们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一阵子骚动。每艘小画舫般的乌篷船只能容纳8人,百多人的到来,整整动用了十多艘。一艘接着一艘鱼贯而出,泛舟溪面,激起了一阵阵涟漪。我们乘坐的乌篷船,与印象中绍兴的乌篷船相比,还不太一样。可能是与时俱进吧。虽然都是篾篷的,篾篷不是拱形的,而是平顶的;虽然船上后舱也摆设了桌椅,8个人还是坐在前舱分成两边排排坐;虽然船形相差不离,已不见船夫靠脚躅桨,而是使用了摩托艇马达的;虽然不像“明瓦船”般船身宽敞,船篷高大,陈设雅致,倒也不像“小划船”般船体轻小,行进快捷,反倒有如小画舫般优雅、大方、平稳、轻便。不管造型如何,在潮汕水乡中,乌篷船不仅显得十分新颖,而且是颇有特色的。江南水乡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它的构造十分精致,船篷用竹片编成,篷高可容人直立,行则轻快,泊则闲雅。这种乌篷小船,还可以在一些狭小的水道里航行,不管是荡漾于河湖之上,还是穿行于桥巷之间,都令人感到兴味无穷,想饱览水乡景色,乘坐乌篷船是最为惬意的。
乌篷船畅游在南溪内河,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喧嚣的溪边小店,只有特色的潮汕民居,白墙灰瓦,虽稍显陈旧,但不失古韵。更多的,是感受了一水两岸的绿色原生态,感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里水乡……在大港码头对面,就是一株古榕树与一株古木棉树依依伫立。老榕树在新溪河边静静的站着,古老的榕树,见证着这里的一切。它像撑天的巨伞,远远看见了榕树,就像看见了岁月的褶皱与沧桑。那株高大挺拔的木棉花,树冠上,密茂的花朵特别红艳动人,一朵朵星星蔟蔟、红红艳艳地缀满整个树冠树头,把整丛树冠燃烧得如霞似火,并且没有绿叶衬托。花开时,每一朵花,花谷形成三片匀称的花壳,花壳包含着殷红绒艳的五片花瓣,花瓣围住花心蕊针,形成星状。船儿驶过了拱形门洞的东河桥,驶过了带着原始色彩的蓝兜桥。水乡的小桥,静静地横跨在水面,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水面,在河底的石子上,映下无数条水纹光斑。清澈的河水上,竟然还见到了驾着小舟撒网捕鱼的渔民。窄窄的河道两旁,葡蔔在水中的水草在船儿划过的涟漪中轻摇慢舞,岸边的野菊花金灿灿地肆意蔓延开放,三三五五的芭蕉成丛的屹立在水草蔓延的土堤上,一派田园气息,沁人心脾。
乡村的生活总是那么悠然安逸。南溪这里不仅有着碧水蓝天,还有着是城里人羡慕不来的慢生活。悠悠的南溪流过充满生机的田野,田野里一片一片的柑园,一株株的柑树正绽放着雪白淡雅的小花,远远望去,宛如阳春三月的果园飘落一层白雪,绿林上白濛濛的,煞是好看。悠悠的南溪流过村庄,村前的堤岸上,三两株古老的榕树满冠青翠,胡须悬垂,榕树下的石级前,还可见浣衣的女人。榕树后,隔着一个宽埕,是村落的旧祠堂,被阳光照耀的房屋显得格外古朴。又过了一段,依然可以见到那些传统的潮汕民居,牧牛的少年,正牵着水牛从大门中走出,或许是去春耕了。远远的,还可以见到那些甚为讲究的山墙屋脊饰栉比鳞次。这就是美丽的江南水乡;这里有美丽的水乡景色 ;这里有传统的潮汕习俗,小溪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
南溪水乡有总长大约80公里的水道,水系十分发达,可谓是梦里水乡。作为榕江支流,南溪发源于普宁市后溪南水凹的榕江,蜿蜒绕过好几座千米大山之后,来到南溪镇一段,约13公里,基本都是水乡,由西向东,景观宜人。南溪与流经普宁的北溪、新溪一起融入榕江。榕江曾称揭阳江,是粤东沿海第二大的河流,因揭阳多榕树而得名,发源于汕尾市陆河县东部凤凰山南麓,于汕头市以西注入牛田洋。南溪两岸的村镇,素有“潮州蕉柑之乡”、“普宁龙舟之乡”、“潮汕水乡”的美誉,以山水田园风光、潮人文化、革命旧址等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构成了榕江水乡村落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乌篷船所到之处,眼前呈现的,宽窄河流纵横交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春天的田野满目苍翠,一座座灰瓦白墙的平房轻烟缭绕,沐浴着阳光,清澈的溪水将天空的白云和两岸的树木构成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让人领略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小镇,感受到了水乡人家的质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