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2018-02-08 15:12:32)
标签:

杂谈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鱼饭,是汕头人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饮食风俗。在港澳地区、广州、深圳及珠三角一带,也被称作“潮州打冷”。鱼饭的味道,是家乡海风的味道,是乡愁的味道,饱含着向海而生的汕头人与海的情感。其烹煮方式,体现了潮汕渔民的智慧,以及汕头人对食材新鲜程度的苛刻和对保留食材本味的执着。

鱼饭非饭。对于内地人来说,初次听见“鱼饭”这两个字,会望字生义,误以为这是鱼和大米做成的一种饭食,或者是以鱼当饭。其实,鱼饭就是熟盘鱼。潮汕人用盐水煮出来的海鱼,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海鲜的原味,能更长时间地存放。这样的熟盘鱼买来后,有人将它进行冷冻,有人将它再次蒸炊,有人将它进行文火煎制,即使不煎不蒸不冻,配上一碟潮汕特色的普宁豆酱,蘸一蘸,滋味特美。过去,这种鱼饭可能是内地人一辈子都无法品尝到的。现在,随着潮菜热在内地的兴起,这种极富潮汕海鲜风味的一道冷盘,已成为进入内地那些高档潮州菜馆席上的佳肴。

汕头市地处南海东北部,在韩江三角洲之南,榕江和韩江的支汊梅溪的入海口,是潮汐通道型河口湾,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着博大内海湾的城市。过去的汕头湾非常大,海水非常充沛,有着广阔的滩涂,自然条件优越,是鱼虾贝藻生长繁殖的优良场所。曾几何时,整个汕头湾都是鱼,浅水的鱼都浮到海面上来吸氧,吃海面上一些漂浮物。那时候,几乎整个粤东的渔民都来到这里打渔。远远望去,整个海湾全都是渔船。它们主要从事拖网、刺网、钓鱼、敲罟及浅海杂渔捕捞。渔捕丰饶,又不可能有冷冻保鲜的条件,渔获难以保存,除了就鲜卖掉吃掉,处置的办法,不外是晒成鱼干、制成咸鱼,腌成鱼醢,或者是做成鱼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鲜二熟三干四咸五腌”。

如今,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主要来自达濠。达濠半岛海岸线漫长,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国家级重点渔港,古时候是一处以捕鱼晒盐为业的海滨渔村,自古就是“三分耕七分渔”,鱼饭是达濠不可或缺的美食名片。渔船一靠岸,马上就要选鱼做鱼饭。刚刚上岸的鱼最新鲜,必须争分夺秒处理。在上世纪70~80年代,一些新造的渔船甚至设计安装了煮鱼饭的炉灶,边捕捞边加工,回航后即可卸下鱼饭赴市。

做鱼饭,要选鱼。用来制作鱼饭的海鱼种类繁多,主要有学名为蓝圆鲹的巴浪鱼、学名为多齿蛇鲻的那哥鱼、学名为鮐鱼的花仙鱼以及带鱼、金枪鱼、鱿鱼等等。制作鱼饭时,首先,鲜鱼不经打鳞劏肚去腮,洗净后用盐水浸泡,然后。将洗净的鱼在鱼筐中一一摆好。摆鱼的时候是颇有讲究的,须先将鲜鱼的鱼尾摆在中间,鱼头摆在边沿,铺在鱼筐上,看起来密实而整齐。然后在鱼面均匀撒上一层盐,再交叉地放上一层鱼,再撒盐。鱼筐摆满鲜鱼后,上面还盖上一块铁蒸筛。一个个装满鲜鱼的鱼筐叠在一起,底部用一个大一点的鱼筐套住,用绳子绑好,吊在木条上,就可下锅,采用传统的“猛火、深汤”的做法,将大锅里以前煮鱼时留下的汤汁煮沸。直到鱼眼珠突出或用手按鱼肉有弹性时,将鱼熟取出,再用鱼汤在鱼面上浇上一遍,去掉鱼面的泡沫,使鱼洁净,美观。鱼汤可常年保存使用,煮鱼时换鱼不换汤,用这样的汤汁煮出的鱼饭才具有独特的鲜美味。新鲜质优的鱼饭,其外表富有光泽,鱼身坚挺硬直,鱼肉自然洁白。

鱼饭是汕头人餐桌上难以忘怀的美味佳肴。晾凉后的鱼饭最大限度保留了鱼的原味,佐以普宁豆酱,鲜美无比。按照汕头人的习俗,鱼饭的种类,除了常见的巴浪、吊景、宽目、花仙、姑鱼、三黎鱼等低值鱼,还包括了红蟹饭、龙虾饭、鱿鱼饭等高值渔产,以及薄壳米和红肉米等。与其说鱼饭是一种烹饪的方法,不如说是一种饮食的理念。潮汕鱼饭,这种看似普通简单的食物,正是通过保留和彰显食材的本味,达到了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味至淡,至味无味”的崇高境界。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汕头人餐桌上的鱼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