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已近冬至时节,正是天高云淡之际,我们五个人自驾车从市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驶上大学路,拐入鮀济南路的林荫大道,向南驶进了部队的牛田洋基地那具有红星标志的大门,沿着早已少见的沙土路,驶过一洼洼的塭池,来到了十里景观大堤上。
适逢退潮时分,大堤外是一大片茫茫无际的黝黑滩涂,只露出几道溪流般的流沟,滩涂上散布着斑斑点点的养殖物,看不出是舍玩艺。一年前的立冬时节,我们也曾经自驾车驶上这道牛田洋大堤,当时恰逢涨潮时分,呈现在眼前的,是白茫茫海天一色的天地,见不到货轮的影子,也见不到渔舟点点,万顷碧波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当时并不知道大堤外仍然是一层浅海滩涂,还以为是太靠内海的缘故。只是隔着诺大的一个内海,对岸的山峦才露出一线儿黛色轮廓,用浩淼烟波来形容,似乎不会太过份。
小车在空旷无人的长堤上奔驰,大堤内侧纠缠在绿树上的藤蔓已经枯萎,给人几分萧条的感觉。不过,隔三岔五出现的一丛丛芦花,临风摇曳,婀娜多姿,在凛凛寒风中仍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一会儿,自驾车便来到了牛田洋三号闸处。只见一座嵌着三层飞檐式红色琉璃瓦民族特色的观景楼耸立在闸口处,闸口外许多小舟搁浅在滩涂上,仍有三三五五的外来工在劳作着;闸口内,一条清澈的溪渠蜿蜒延伸,溪渠一侧榕树成荫,楼房掩映,也有三三五五的休闲者在垂钓。楼房前一侧的堤沿上,一年前竖着的一块“三号闸与塭水深危险,严禁钓鱼,游泳,玩耍”的“危险提示”已不见踪影,看来,在这里垂钓似乎已经合法化。走近垂钓者时,碰巧见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汉竟然钓到了一只巴掌大的牛田洋青蟹,不过,听几位年轻点的汉子唠叨,他们蹲了大半天,仍然一无所获。
站在十里景观的漫长海堤上,任凭海风吹拂,此刻蓝天白云,没有人世间的喧嚣,一切都是这么静谧、那么宁静。身边这片“落霞与白鹭齐飞”的自然湿地,是韩江、榕江和练江的三江入海口,是上天赐予粤东的一块风水宝地,到处是一洼洼蟹肥鱼跃的养殖池塘,到处绿树葱葱,芳草萋萋,所到之处都是渔塘,残荷、芦苇、小鸟组成的一道道风景,呈现出一种水乡秀丽温润的美。脚下的整条海堤很宽很长,蜿蜒而去。据说现在牛田洋大堤是按照50年一遇设防,长约15公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大闸口兼观景楼。站在堤上,但见大海无边,水天一色。很难想象,当年“7.28”强台风是如何放肆横虐这里的。
牛田洋位于汕头市内港,榕江西侧,桑埔山的南麓,这里曾是一片海滩,潮涨时淹没,潮退时露出滩涂,大堤之内的面积万亩有余。1962年部队来到这里围海造田,奇迹般地在4个月里围成了13000亩的肥沃垦区,并在1965年创造了亩产1200斤的奇迹。天有不测风云。历史上被称为6903号台风的“维奥娜”,1969年7月28日上午11时,在远离牛田洋的惠来县客鸟尾临海一角登陆。那一天,整个潮汕地区仿佛回到了洪荒时代的世界末日。在牛田洋这个曾经成为“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光辉典范的地方,当时,部队的营房都是由树干搭棚,泥糊墙壁,茅草盖顶搭就,这样,在“维奥娜”的肆虐中,自然显得十分脆弱。台风肆无忌惮的时候,每一间房子都不堪重负,屋顶一个个被掀翻,飞得无影无踪……树倒了,房塌了,电线杆拦腰折断……狂风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残骸遍地。随着正午高潮时分的来临,榕江和韩江的潮水迅速上涨,一浪高过一浪地向简陋的海塘凶猛地扑来。崩岸、决口、溃堤……在突入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显得多么的脆弱、可怜。有人被飓风卷起重重地摔下,有人被倒塌的房子压在其中,有人被飞来的异物砸得头破血流……狂涛肆虐,三米半高的大堤被狂潮削去了两米,仅剩残缺不全的废墟,决口处的海潮滚滚而来,堤内尽成泽国。台风肆虐之后,整整数天时间,在不知原是陆地还是大海的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原木、竹子、稻草……还有尸体。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牛田洋已不再是农场,而是海产养殖基地。见证那段“战天斗地”的历史的,是静静竖在小山包上那座“七·二八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和永存人们心中的感慨。半个世纪以来,牛田洋退田还渔,已从原来的水稻种植基地演变成了养殖鱼虾蟹的地方。近天港的一侧是田园和鱼塘,靠内海的一侧则是鱼虾蟹养殖场。如今的牛田洋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海岸湿地,自然资源丰富,水生物众多,已是我国东南部最大的湿地,在保护汕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喻为汕头之“肾”、汕头之“肺”。并且,也成了市民郊游的一个好去处。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很多市民都喜欢开车来到牛田洋吃螃蟹,看湿地,观候鸟。
溜达在大堤上,眼光忽然被那绿树间冒出来的一丛丛高高扬起的芦花所吸引。这一束束芦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忽闪着银亮透晶的光彩,就着海风悠悠跳跃着。不经意之间,花儿散开了,在海风的吹拂下,飞舞出了它们各自的旋律。团团如绒毛般轻盈的它们,如迷你的小伞,却比小伞更可爱,悠然的飘,自由的飘,飘入塭池,飘向天空。这花儿,雪白雪白的,哪怕是再微弱的风儿,也会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带走。冬日遇见芦苇花,仿佛看到了一幕水墨醮写的素雅画面,焂然想起了雷佳演唱的歌曲巜芦花》:“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









































